阿司匹林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卵巢上皮性癌(以下简称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居于首位。目前卵巢癌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由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术后易复发,为此建立新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阿司匹林(aspirin)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其药理作用为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s,COXs)的活性,降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ans,PGs)的合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阿司匹林对体内致癌物诱发性肿瘤及移植性肿瘤、体外及流行病学研究均有肿瘤抑制作用。国外已将阿司匹林列为肿瘤化学预防剂。目前,关于阿司匹林抗卵巢癌的研究还很少,仅局限于其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系的增殖、凋亡等的影响;有关其作用机制的探讨较少,国内外有关阿司匹林治疗卵巢癌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株)制作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经阿司匹林处理后移植瘤内细胞凋亡及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assel density, MVD)的作用,研究阿司匹林对COX-2的抑制作用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的关系,探讨其在卵巢癌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5只裸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造模后24小时给药,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0.2 ml生理盐水每天灌胃;(2)低浓度阿斯匹林组:15mg/kg阿斯匹林灌胃每日一次;(3)高浓度阿斯匹林组:25mg/kg阿斯匹林灌胃每日一次;(4)阿斯匹林+环磷酰胺组(联合治疗组):25mg/kg阿斯匹林灌胃每日一次;环磷酰胺100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自肿瘤接种后第8天);(5)环磷酰胺组:0.2 ml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每周2次(自肿瘤接种后第8天)。以上各组治疗连续3周。每3天测量1次皮下移植瘤体的大小,以公式V=πabc/6计算肿瘤体积(V为体积,a、b、c分别为移植瘤互相垂直的直径),绘制移植瘤的生长曲线。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抑瘤率(%)=(a-b)/a×100% (a为对照组平均瘤重,b为药物组平均瘤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移植瘤的凋亡率。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标本的形态。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1人卵巢癌SKOV3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曲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治疗组均能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尤其以联合治疗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最为明显。2各组皮下移植瘤的体积比较:空白对照组肿瘤体积大于其余各治疗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浓度阿斯匹林组与低浓度组阿斯匹林组之间肿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环磷酰胺组之间肿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皮下移植瘤的瘤重及抑瘤率:空白对照组肿瘤瘤重大于各治疗组肿瘤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浓度阿斯匹林组间移植瘤的瘤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环磷酰胺组移植瘤的瘤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对SKOV3皮下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低浓度组阿斯匹林组48.82%、高浓度阿斯匹林组56.17%、联合治疗组81.63%、环磷酰胺组73.23%。4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移植瘤的凋亡率:各组SKOV3皮下移植瘤的凋亡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7.95±1.45%、低浓度组阿斯匹林组9.73±1.38%、高浓度阿斯匹林组13.61±0.41%、联合治疗组25.86±2.19%、环磷酰胺组24.03±0.43%。各治疗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浓度阿斯匹林组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环磷酰胺组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标本的形态:空白对照组主要表现为低分化癌,癌细胞密集,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深染,染色质呈团块状,有明显核仁,胞浆丰富,可见较多核分裂像与微血管形成,间质极少,瘤细胞呈浸润生长。各治疗组移植瘤标本镜下均可见癌细胞的细胞核深染、固缩,细胞排列较稀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见大片红染无结构的坏死区,以阿司匹林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的坏死面积最为明显,约为40%~50%。6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空白对照组、低浓度阿斯匹林组、高浓度阿斯匹林组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环磷酰胺组对肿瘤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抑制。7阿司匹林对SKOV-3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VEGF阳性表达主要定位胞浆,空白对照组、低浓度阿斯匹林组、高浓度阿斯匹林组、环磷酰胺组、联合治疗组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MVD计数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9.4±2.9、低浓度组阿斯匹林组13.1±1.8、高浓度阿斯匹林组12.3±1.1、联合治疗组7.2±2.2、环磷酰胺组9.1±3.4。各治疗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阿斯匹林组与低浓度组阿斯匹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环磷酰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人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阿司匹林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下调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卵巢癌皮下移植瘤血管的生成,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使阿司匹林的抑瘤作用增强。在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植物激活剂是一类能诱导植物抗病性的药剂,作用机制独特。简述了植物激活剂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两个已商品化的品种,即烯丙异噻唑和活化酯。
本文从两化融合应用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马钢决策支持系统和商务智能系统,阐述了推进两化融合要将数据作为战略性核心资产进行管理和应用,稳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目的:通过研究Notch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研究DAPT对HepG2细胞株NICD及ICBP90蛋白表达的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分化好的乳头状癌和滤泡样癌是属于低度恶性癌肿,预后良好,如果治疗及时、合理,绝大部分患者可望治愈,少数病人因远处转移,缺乏良好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分析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us、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和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中脂肪酸,并采用GC法测
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的实践哲学都是针对多元善的伦理事实的某种反思,但两者的理论诉求不同。考虑到人类行动者善观念的多元性和相对性,亚里士多德追问的是:"属人的、就其自身
教学工厂是将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开发项目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有效融合,并通过创设全真企业化教学环境、开发生产性教学项目、实施产学研教学方式,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然而,旅游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十分突出。影响旅游专业流失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而中等旅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