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学会学习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这与国家新颁布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相一致。学习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在这其中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联系,并且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赵庆宏徐锦芬,2012)。自主学习也总是发生在课堂环境之中。然而,对于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则比较少见。基于Lewin(1930s)的动力场理论和Rodges(1969)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课堂环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具体研究问题有:(1)初中英语课堂环境以及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总体现状如何?(2)课堂环境中教师的教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果有,有多大程度的影响?(3)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果有,有多大程度的影响?(4)课堂环境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是否有不同?如果有,有何不同?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定量研究中,笔者采用了两份调查问卷,初中英语课堂环境评估量表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分别是来自孙云梅(2008)设计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评估表和徐锦芬(2004)设计的问卷。在此之后,笔者将问卷分发给了300名初二的学生进行填写。并且使用了SPSS13.0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定性研究主要是半结构式的访谈。笔者对来自两个不同班级的六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便为定量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供更多的支撑。通过本文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首先,初中生对英语课堂环境有积极的感知,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英语课堂环境感到比较满意。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平均值为4.02)同样呈现出较高水平,但是仍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促进和提高。其次,课堂环境中教师的教对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有显著的影响。更为具体的说,教师的教中的所有维度都与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显著相关。教师创新(Beta=.325,P<0.01)和教师领导(Beta=.232,P<0.01)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具有正向的显著的预测能力。相反,教师支持和公平无法进入回归模型,这说明这两个维度无法显著地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三,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对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有显著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学中的所有维度都与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显著相关。在这其中,学生责任(Beta=.426,p<.001)、任务取向(Beta=.233,p<.001)以及学生间的协作(Beta=.115,p<.05)能够显著地正向地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课堂参与与合作这两个维度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水平。最后,研究发现课堂环境中教师的教的学生的学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存在不同,笔者发现学生学的模型(调整后的R~2=.426)可以解释英语自主学习42.6%的方差,而教师教的模型(调整后的R~2=.266)只能解释英语自主学习26.6%的方差。最终笔者得出结论,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影响比教师的教更为深刻。基于以上发现,笔者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希望对改善目前的英语课堂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