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信息知晓率现状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积极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在两周之内对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泰来县、依安县、富裕县4个县城随机发放问卷500份,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Excel表格对50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20.0等方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当前获取最主要途径以及今后最希望途径的的情况比较中,通过网络、广播电视途径获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占比最高,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身体状况(P<0.05)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获取途径的原因情况比较中,以方便快捷、便宜实惠为原因获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占比最高,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身体状况(P<0.05)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信息关注程度的情况比较中,不同性别(P=0.001)、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16)、家庭人均收入(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身体状况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体政策的知晓情况比较中,报销比例、报销流程、转院流程及报销项目,除家庭人均收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参保待遇知晓情况比较中,不同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01)、身体状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户参保政策知晓情况比较中,不同年龄(P<0.05)、身体状况(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代缴个人缴费政策知晓情况比较中,不同年龄(P=0.018)、文化程度(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救助对象政策优惠、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政策知晓情况比较中,不同年龄(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政策知晓情况比较中,家庭人均收入(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政策知晓情况比较中,除文化程度分布差异(P=0.075)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各方面分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筹资方式、基金管理知晓情况比较中,不同性别(P=0.006)、年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农民获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广播电视、网络,绝大部分农民有两种以上的途径来获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信息;约半数的被访者认为方便快捷,便宜实惠是选择一种传播途径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条件允许,近五成农民最希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这一途径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2、对于广大农民来讲,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身体情况、获取途径及其难易程度可以影响他们对于政策信息的接收;3、农民对新农合的整体知晓率不到70%,尤其在被问及对筹资方式、经费管理、报销比例、补偿比例等具体细节时,农民的知晓率明显偏低,部分政策知晓率甚至不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