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旅游是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旅游实践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就四川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包括前言和结语在内,共分六部分: 前言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行文思路;第一章在界定县域旅游及相关概念之后,就县域旅游的研究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和评价。 第二章主要从生态学、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四个方向对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影响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推动县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发展。 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四川县域旅游发展的概况,然后分析了四川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分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进而提出各县域宜走“据点”式与“点—轴”式相结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即以县城或重要景区、景点为依托,培育县域旅游优先发展的“据点”,逐渐由“点”到“轴”,推动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最后探讨了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形象、旅游交通与旅游服务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县域旅游空间建构,指出空间建构应遵循实事求是、动态调整、统筹兼顾、适度超前和跨区合作等原则,并且离不开由县域政府、县域居民和县域涉旅企业所组成的支持系统的支持。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在三种类型的四川县域中,选择最为普遍的资源市场普通型县域——四川省富顺县为例,通过对其旅游发展现状和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富顺县域“据点”式+“点—轴”式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并就其空间建构的主要内容与策略以及支持系统作了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