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加强对企业税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选取钢铁行业的税负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钢铁行业现行的税收政策、税收环境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目前钢铁行业在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从而为国家在这一产业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和修正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钢铁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民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几十年来第一次连续实现一亿万吨钢铁生产后,逐年增加在世界生产和消费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并逐步在世界钢铁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钢铁产品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消费领域。钢铁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从一般的硬件产品,还是到高端的耐用消费品、各种现代卫生设施,到处都可以看到钢铁的存在。钢铁工业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驶入高速运行的快车道,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结构性矛盾这一问题在钢铁行业日益突出。污染比较严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结构布局不合理、单位能耗较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依旧存在。随着“十二五”阶段的到来,在经济调整的同时,中国开始进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对于目前的钢铁行业来说已成为唯一的选择。因此,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以激励其顺利完成钢铁主业的调整和转型。合理的税收水平,作为我国税收政策以及制度设计、调整与改革的出发点,并且成为评价我国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调整与改革基本的尺度,理所当然的成为税收政策以及制度、调整和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并且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离不开税收水平的变革。因此,我们只有对钢铁行业的税负水平以及规律性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并能对于存在的一系列不公平、不合理的因素来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为我国进行的税制改革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