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和其他凝血功能指标,以及相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确诊COPD患者53例,均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在我院ICU住院患者。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为70.2岁±5.5岁,均符合COPD的诊治标准,同时均除外肝硬化、血液病、肿瘤等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以及2周内使用过抗凝、抗血小板类药物者。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于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9岁±9.2岁。分别测量各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PT、APTT、TT、血气分析(主要为PH值、PaO2、PCO2)等进行比较。结果1.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升高:AECOPD组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1.56±1.2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6±0.16)mg/L和AECOPD组治疗后的(0.61±0.45)mg/L(P<0.01)。AECOPD组治疗前血浆Fg浓度为(3.98±1.31)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0.72)g/L和AECOPD组治疗后的(3.01±0.73)g/L(P<0.01)。2.AECOPD患者D-二聚体、Fg升高程度与PaO2降低、PCO2升高程度相关:AECOPD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r=-0.54,P<0.01),AECOPD组(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AECOPD组治疗前PaO2与血浆Fg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1)。AECOPD组治疗前PCO2与血浆Fg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3.AECOPD患者D-二聚体与APTT有相关性,与PT、TT无相关性:AECOPD治疗前组APPT值为(46.21±8.97)s,与AECOPD治疗后组的(35.58±4.56)s和对照组的(34.84±3.18)s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ECOPD治疗后组APP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AECOPD治疗前组D-二聚体水平与APTT值之间呈现正相关性(r=0.52,P<0.05)。AECOPD治疗前后和对照组PT、TT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OPD缓解期存在高凝状态,急性发作期(AECOPD)则进一步加剧。AE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Fg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升高程度与PaO2降低、PCO2升高程度相关,可作为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