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汉语失写症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旨在完善汉字书写通路的加工机制,并探讨语音激活在该通路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本科一例颞顶叶梗塞致特殊语言障碍表现的患者,通过详细的书写能力评估及完整的语言能力的神经心理学测评,明确其为失语性失写,并对其进行随访研究。根据患者的口语、书写功能的康复特点,参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结合20例正常对照的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详尽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完善了汉字书写通路假说。
结果:
患者在自发言语、听写及看图书写环节表现出严重的功能丧失,但在朗读、抄写及延迟书写任务中表现良好,并表现出完好的正字法意识,提示该患者存在语言加工的提取障碍。病程中患者表现出自发地语音提示书写现象,我们在两个月后的随访中发现,患者的书写与口语能力呈同步恢复的现象,即患者对能够自发说出的词汇可顺利完成书写,反之则无法自发提取文字的笔画信息,或需要经过部件提示方可完成书写过程。
结论:
汉字的书写加工需要语音中介的作用。在健康人群中,语音中介可能起到启动、提速、优化书写过程的作用;而在书写通路受损时,语音激活可能成为重要的代偿机制和值得关注的书写能力康复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