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作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注册会计师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时需要职业判断,而当前缺少标准化的职业准则使得职业判断容易有随意性。此外,当前审计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单一,人员流动性大,通常不具备行业专长,导致执行特殊或复杂任务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中注协显然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近年来提示审计风险的次数呈现逐年增加。从上世纪末至今,虽然学界直接研究重大错报风险的较少,但是对审计风险的研究非常多,而且究其本质大多是以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为基础。综观现有研究,定性的理论分析占据很大比例,定量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多缺乏行业针对性,使得其研究成果对实务的指导有限。随着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影视制作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影视制作企业。但是,越是新兴行业,其与传统行业的差异也越明显,例如影视制作企业的存货通常是剧本、影视剧等,其成本结转通常采用计划收入比例结转法,此外国家对影视制作行业的监管也尤为严格,这与传统行业有显著差异。综观我国审计失败的案例,诸如蓝田造假,不难发现除了企业存在舞弊外,审计人员缺少行业专长,对特殊行业缺乏了解也是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这一问题,以影视制作行业为分析对象。首先,以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风险,认定层次的风险又可分为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这一主线,对影视制作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点进行分析。进而建立了影视制作企业财报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接着本文选取影视制作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华策影视作为评估对象,使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对其重大错报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同时,建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倡导修订一系列的行业审计指引,并在其中列举行业的财报重大错报风险点,从而注册会计师便可根据中注协的研究成果针对具体公司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的量化评估。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对风险量化可以避免单个审计人员判断失误造成的评估结果不准确,而且定量的结果更直观,也使审计判断更有标准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