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墨画中宿墨技法的研究与运用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种具有东方哲学审美的独特艺术形态--水墨画。水墨画由“笔墨”这一特别的艺术语言要素组成,“笔墨”的内在意象性赋予了中国画神秘美妙的艺术风格,因此“笔墨”对于中国水墨画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的中国画处于转型期,笔者认为水墨画的创新应该从其自身元素进行突破,而宿墨是传统墨法之一,它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宿墨是一直存在的,但宿墨法具有创新性,它一定是传统墨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直以来,对于宿墨我都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且大部分作品用宿墨来完成,笔者结合使用宿墨的亲身经历与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水墨画中宿墨技法的研究与运用。本文第一部分首先概述宿墨的发展,梳理千年以来中国绘画史关于宿墨法理论及实践的基本概况,并实例论证和总结了宿墨烟质粗糙、气味浑浊、墨性奇特的物理特性。接着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出宿墨的审美特征,分别是宿墨的民族精神、宿墨的质感性、宿墨的韵律之感。笔者以现当代画家黄宾虹、吴山明、黄越、王世明先生为案例,从宿墨在其画面中的具体运用和呈现的艺术效果等方面解读他们的作品,从而论证宿墨的发展经历与技法的多元转变。黄宾虹先生用浓宿墨来实现其作品“黑密厚重、浑厚华兹”的审美风格,淡宿墨开创者吴山明先生作品中“屋漏痕”“拓印美”都将宿墨的运用和发展推向高潮。笔者结合宿墨创作过程,以本人作品为例,从作画材料选择、“水”的掌控实践、墨色把控、笔法的研究等方面来论述水墨画中宿墨技法的研究与运用。最后一部分是宿墨审美价值的意义,中国画的发展需要注重时代意识,“笔墨”的发展也应“当随时代”与时俱进,也就是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与精神追求,宿墨的审美价值正是体现于此,它在当代中国水墨画中具有时代价值和创新性,同时宿墨的重拾丰富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给很多画家带来新的思路灵感,宿墨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遗珠,对宿墨的重拾与继续探索其当代性的艺术价值也是有意义的。
其他文献
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光频梳和锁模光源相对于传统的光纤技术具有稳定性高、增益大、便于集成和大规模应用等优势。高重复频率的窄脉冲锁模光源在全光信息处理、光纤通信系统和光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阶段,是教育大厦的重要基石,也是学生意志、情感、思维、想象、极易、感知等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全
本文通过对3例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笔者认为在中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可快速缓解焦虑/抑郁状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经过住
任务调度是网格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任务调度本身是个NP难解问题,又加之网格的动态性、分布性、异构性和自治性,使得网格下的任务调度更加复杂。蚁群算法固有的并发性和可扩
针对传统线性信号分析方法在处理地面目标震动信号上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形态滤波提取目标信号的特征信息,利用仿真信号和实测的两类车辆目标震动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目的探讨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突变及抗原情况。方法对78份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乙酰基色氨酸检测(NAT)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
目的探讨阿维A、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皮炎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
本文论述了环境中铅的背景值、来源、污染、质量标准,化学循环包括沉淀溶解、络合解离和吸附解吸以及环境中铅的烷基化,为铅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酱牛肉是我国传统熟肉制品,多为散装销售,货架期较短,影响了该产业的规模化生产。目前虽然已有企业开始采用真空包装等手段来提高货架期,但是在兼顾口感与货架期的过程中,企
金川Ⅱ矿区岩体属于高应力软岩,文章研究了深部软岩巷道开挖卸载过程中围岩变形及支护效果等问题,通过建立3D有限元模型对巷道开挖进行动态模拟,并对巷道不同支护情形下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