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纳米银(AgNPs)是应用纳米技术将银单质纳米化后形成的超微颗粒,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和广谱抗菌性。除了细菌,纳米银对霉菌、真菌、病毒及有害孢子的生长也会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奶牛业发展迅猛,但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居高不下,对奶牛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危害。经试验,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形乳房炎都有良好的疗效,表明纳米银在奶牛乳房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纳米银(AgNPs)是应用纳米技术将银单质纳米化后形成的超微颗粒,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和广谱抗菌性。除了细菌,纳米银对霉菌、真菌、病毒及有害孢子的生长也会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奶牛业发展迅猛,但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居高不下,对奶牛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危害。经试验,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形乳房炎都有良好的疗效,表明纳米银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纳米银乳池给药或乳头浸润给药是否会对乳腺产生影响暂时不得而知。目的:研究纳米银对乳腺重要组成部分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进一步结合细胞自噬过程阐述其作用机制,为纳米银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HC11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发光法、LDH检测试剂盒检测纳米银细胞毒性,筛选纳米银适宜的作用浓度;再用透射电镜、荧光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纳米银作用下,HC11细胞细胞自噬的发生;再运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ATP检测试剂盒、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纳米银诱导HC11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结果:1.纳米银对HC11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与对照组相比,粒径小于100nm的浓度为25-100μg/mL纳米银作用24h细胞存活率极显著下降(p<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浓度为6.25-100 μg/mL纳米银作用24h细胞上清液中LDH含量显著增多(p<0.05或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综合考虑选择12.5、25、50 μg/mL三种浓度进行后续试验。2.纳米银诱导HC11细胞自噬的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银处理组(50μg/mL)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自噬特征;与对照组相比,12.5、25、50 μg/mL纳米银处理组细胞,MDC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强;LC3-Ⅱ、Beclin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增加(p<0.01),P62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减少(p<0.01);Lyso Tracker溶酶体红色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处理诱导HC11细胞发生自噬。3.纳米银诱导HC11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与对照组相比,12.5、25、50μg/mL纳米银处理组细胞胞内发生ROS累积,50μg/mL纳米银处理组DCFH-DA荧光强度极显著增强(p<0.01);进一步运用总ROS清除剂NAC能减少纳米银引起的HC11细胞ROS累积,LC3-11表达增多;HO-1、Bach1、Keap1和Nrf2总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细胞AT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PINK1和Parkin总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Akt、p-AMPK、mTOR 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p-Akt、AMPK、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作用诱导HC11细胞氧化应激,发生线粒体损伤,激活Akt/AMPK/mTOR信号通路,进而诱导自噬。结论:12.5、25、50 μg/mL的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银颗粒可引起HC11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细胞活力下降,启动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的发生;启动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为:纳米银刺激造成HC11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出现线粒体损伤,激活细胞内的Akt/AMPK/mTOR信号通路;提示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银在一定浓度范围可能引起细胞毒性,临床可参考低于12.5 μg/mL的使用浓度。
其他文献
生物体内重金属及非金属富集情况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生物学问题,其富集规律是理解自然环境与生物类群内在联系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翼手目(Chiroptera)是哺乳纲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种类繁多,种群基数大,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类群之一,由于其常处于较高的营养等级,生物富集现象更明显,故其体内重金属以及非金属富集情况值得关注。但该方面的研究国内相对较少,缺乏针对特定地区与类群的多方面分析研究。广东省是
碳是自然界分布非常普遍的元素,也是构成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的重要元素。由于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多种杂化类型,因此碳具有许多同素异形体,类金刚石(DLC)就是其中非晶结构的一种。DLC薄膜具有许多非常类似于金刚石的优异性质,并且各种性质可以通过sp3和sp2杂化碳原子比(sp3/sp2)值进行调节,而sp3/sp2值随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的改变而变化。对DLC薄膜的各种性质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文献报道,但是对其
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抓好中小企业融资等。习近平主席多次对中小企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走"专精特新"之路。只有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能好。特别是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指出: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γ-T-Al作为航天、航空及汽车工业所用结构材料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γ-TiAl及其氧化物金红石结构TiO2所构成的界面的结合强度问题,并基于构建的界面模型,讨论合金元素Nb、Si对界面的影响,在理论上从界面角度探讨合金元素有效提高TiAl抗氧化能力的原因。我们构建了两种γ-T-Al(111)/TiO2(110)界面模型,计算了界面结合能,结果分别为1.86J/m2和1.9
地形三维可视化常常能够为遥感地学应用中的目视解译提供更加优秀的可视环境,更便于解译人员进行地学目标的识别和判读。但目前地形三维可视化软件都存在这样一个缺陷——无法在虚拟三维可视环境中交互的进行三维矢量数据的编辑提取。基于虚拟三维地形环境下进行的目视解译结果便无法以数字化的形式提取时出来,而无法进行地学知识的共享、传播、和进一步的知识探析。而目前GIS领域其他常用于三维矢量数据采集的方法,如地面测量
本文针对中文学习的困难,提出建设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解决方案。在科技教育行业起到创新教育作用。
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直接损失,也会给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连环问题,最终攸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本文主要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方法。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在众多的包含动量通量、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陆面-大气”模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描述其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多数“陆面-大气”模式通过建立粗糙度和地表生物物理参量之间的经验关系,粗略地估算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或者基于土地覆被/利用类型建立粗糙度查找表,这种处理方式在描述植被下垫面的空气动力粗糙度特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综合
SARS是新发现的一种有严重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从2002年11月出现首例SARS病例,2003年3月暴发流行,到6月底全球陆续解除疫情警报以来,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广东省均有散发病例报告。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出现的SARS病例被确定为和SARS病毒实验室有关,广东报告的病例其来源至今仍不清楚。2004年4月22日北京、安徽二地出现同一传染链的9例SARS病例,现将9例SARS
农历正月二十九的拗九节是福州及其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传统节日,民间关于拗九节来历的看法主要有三种,即"目连救母"说、"正月晦日"说与"送穷"说。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拗九节真正的来源应是古时"送穷"旧俗的遗留。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考证与梳理拗九节这一节日的起源与演变,以更全面地理解不同时期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思想情感、宗教信仰,窥见传统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