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狄遗存初探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是春秋时期居住在我国北方的部族的统称,春秋前期,只有狄的记载,后来才相继出现白狄、赤狄、长狄等细化称谓。白狄,又作白翟,早期活跃于陕北,曾长期与秦君同州,处晋国之西。《左传》、《春秋》等先秦文献中有多次关于它的记载,时间是从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至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因此本文第二章对明确记载白狄的材料进行了统计,并对一些模糊的史料进行辨析,挖掘出了更多关于白狄、赤狄和姜戎的信息。第三章从考古遗存出发,对白狄可能存在过的区域按时代进行划分,预设有四大区,分别是陕北晋西区、忻定盆地区、冀中区和冀北区。之后结合文献,框定时间范围,重点是以区内性质明确或比较明确的白狄遗存为基点,结合标识性遗迹或器物,整合梳理各区内其他符合条件的遗存点,再据地理、史料、遗存内涵、周边关系等,剖析文化成分,判定族属,最终找出一批性质相同或相近的遗存,相对理清白狄在各时段的物质文化面貌。取舍之后,剔除了冀北区以及另外三区的一些初选遗存,还剩余十五处地点或遗存。继而,文章着手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墓葬形制,二是随葬器物。具体而言,白狄的主要习俗有墓内积石、附设壁龛、墓向为东北向等,具有比较强的地方文化特色。代表性器物有三大类,陶器、铜器和金器。其中陶器有两类,一类是鼓肩矮柱足鬲,一类是大平底双耳罐;青铜器有豆形器、圈足略矮的三环钮盖豆、络绳纹双耳壶及其影响下产生的素面双耳壶等;金器有弹簧状金耳环和金贝。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发现这类现象或器物,都被视为白狄遗存。实际上,它往往是严格时空条件下的一种相对可能,重要在传达出的信号和引发的提醒。最终结论的产生,仍然要综合各方因素来得出。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白狄的族源。相继分析了李家崖鬼方说、西北工方说、朱开沟说共三个观点,但都予以否定,最后倾向于白狄是源自南流黄河两岸的土著人群,但物质文化上表现出和甘青羌戎的密切关系,说明族群内部也很有可能融合了一定数量的西来羌人。
其他文献
本文尊重舞剧作品的原创,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对舞剧《粉墨春秋》的艺术特色探究,悉心探索、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绪论阐述了笔者对舞剧《粉墨春秋》艺术特色探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情节梗概。第一章探究了舞剧《粉墨春秋》艺术特色的文化根基,即中国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该剧人物关系设置、舞台空间排列、动作语汇编创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该剧主题思想构建、戏曲
学位
学位
学位
面对日益复杂的战争环境,直升机以其良好的机动性能和杰出的超低空作战能力,逐渐成为现代立体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由于直升机飞行高度较低,飞行速度较慢,面临的地形环境复杂多变,较强的地杂波会严重影响雷达对地面目标的检测,针对直升机载平台下的杂波建模工作和直升机载雷达杂波抑制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主要研究直升机载雷达的杂波建模和信号处理问题,首先介绍了直升机载平台下的杂波建模方法,针对不同地形下的杂
学位
学位
学位
陡路坡遗址是一处地处山西吉县清水河河畔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该遗址发现于2009年并进行了发掘。遗址正式发掘了两处探方,发掘总面积为1250平方米,地层共分为10层,出土了大量的动物化石,主要埋藏在砖灰色夹黄斑土层和砾石层中。出土遗物共计1541件,其中动物化石1539件,石制品2件,本文主要研究出土的动物化石。经过仔细的整理和加固后,可鉴定标本共109件,可以明确鉴定到科以下
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支柱,是我国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体育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保障。以此对体育特色小镇在地理视域下的分布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可以为合理规划小镇的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研究是针对国家级体育特色小镇来进行,以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相关软件加以分析,从地理学角度对其分布特点、聚集区域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采用地理探测器来分析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