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西族的东巴纸品分布于不同场景的多个地方,选取哪个地方或哪几个地方才能阐释清楚纳西族东巴纸品的工艺实践呢?本文分别以纳西族东巴文化发源地和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为依据,选取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和丽江市的丽江古城为主要田野点,分别从文化场域和旅游场域的角度,阐述两个田野点的特点和行动者,由此对比反思,两个不同场域下,纳西族东巴纸品的价值和作用。本文的“造物”,指的是以“东巴纸品”为内容的工艺实践,包括传统东巴纸品的传统工艺美术内容和现代东巴纸品的现代设计内容;“造物实践”指的是东巴纸品工艺实践的过程、方式及其意义。其中,“东巴纸品”的传统与现代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分割,只是把借助现代机械和现代设计手段,对东巴纸所做的传承与创新,所衍生的现代东巴纸与现代东巴纸设计品界定为现代东巴纸品;而在这个过程之前的传统东巴纸及其应用品,在本文中界定为传统东巴纸品。在传统与现代的造物实践中,本文先从工艺和设计形态层面,对纳西族东巴纸品的工艺实践进行阐述;再从纳西族东巴纸品的工艺实践者内部观念、行为与外部的文化、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察,阐释纳西族东巴纸品主体以各自的不同目的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后的文化意义。同时,在纳西族的生活环境中,造物的个体能动性不仅来自于纳西族传统宇宙观、生命观,还来自于纳西族的文化自觉,即东巴纸品主体从个体到群体对自己文化的自豪与热爱,这种自豪与热爱促使着他们展现和传播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势。另外,本文的造物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一样,是具有本体地位的知识,即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固有的东西,于是,认识、阐释本文的造物知识,需要着眼于东巴纸品过程具有的地方性和当地人对其的想象能力所建构的情景条件,进而了解造物知识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及保护造物知识的多种策略,特别是运用现代设计CI系统保护造物知识的设计实践,为多学科研究方法提供应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