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塑身内衣的塑形效果与压力舒适性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对于服装的多样化、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使这些需求变为现实。在时尚与健康并重的时代,人们除了追求视觉美感之外,更希望服装具有集重塑人体形态、美体修身及舒适性于一体的功能,这在塑身内衣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需求下,新一代的收腹提臀塑身内衣应运而生,其采用一次成型技术,无需接缝,集舒适、体贴、时尚、变化于一身。无缝塑身内衣改善了传统内衣都有的接缝,提高了塑身内衣的舒适性以及外观效果。然而,由于无缝技术刚刚引进,技术不是很成熟,在实际的穿着过程中,大量顾客反映无缝塑身内衣的塑身效果并不是很好,有的组织结构过于松散,有的过于紧绷,使得塑身效果与舒适性大打折扣,因此寻求既舒适又美体修身的塑身内衣是研究无缝塑身内衣的主要方向。本文从该点出发,从收腹提臀塑身效果与压力舒适性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寻求之间的平衡关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进行市场调研选取7件具有代表性的无缝塑身内衣,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选取符合凸腹落臀体的女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做实验筛选出了9个压力测试点。在压力舒适性及实验评价方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无缝塑身内衣的压力舒适性及塑身效果的主观评价实验及客观评价实验,测试者分别对7件样衣的压力舒适性及塑身效果进行主观打分并进行客观测试。并对压力舒适性、塑身效果主客观值进行分析得到压迫性、舒适性、塑身效果的部位排序及样衣排序,运用模糊数学、参数区间估计的方法分析各测试点的主客观压力值,得出各测试点及各部位压力舒适性范围,利用回归关系分析部位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得到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各部位组织结构的分析及用逆向工程软件对人体臀部造型的分析,优化无缝塑身内衣的组织结构搭配及立体造型。   本文所得具体结论如下:   1)静止站立状态下各部位测试点的压迫感主观值排序为:C>D>I>E>B>G>A>H>F;各运动状态下部位测试点的压迫感主观值排序为:弯腰状态:A>B>G>I>E>C>D>H>F;下蹲状态:G>A>B>C>D>G>F>I>H;前抬腿30°:C>D>I>E>B>G>A>H>F;后抬腿30°:C>D>I>H>E>B>G>A>F。   2)分析女式无缝塑身内衣臀部、腹部塑身效果主观频率值,得出腹部、臀部的样衣塑身效果排序:腹部⑥>⑦>⑤>②>①>④>③;臀部⑤>⑥>⑦>④>②>①>③。   3)利用参数区间估计得到部位压力舒适范围,分析各状态下压力敏感度与承压能力为:静止状态下腹部压力较为敏感,腹部侧下方E点和臀凸点的承压能力较小。   4)腹部收缩量与压力值的线性关系为(^y)=0.132+0.805x(0.984≦x≦1.154),提臀量与压力值的线性关系为(^y)=0.160+0.386x(0.904≦x≦1.271)。   5)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对臀部造型优化,对各部位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预测出既符合压力舒适性又具有塑身效果的组织结构搭配:即腹部应为弹力较小的单面提花组织或毛圈组织,臀杯处应为弹性较大的1+1罗纹组织。   6)以M号尺寸为例设计并制作出无缝塑身内衣二款,选取符合实验要求体形的30名测试者进行压力舒适性试穿实验与收腹提臀实验,以此验证结论的有效性。采用spss信度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得出,二款塑身内衣压力主观评价舒适度均达到舒适级别,塑身效果主观评价也已达到4分以上,各部位压力值均在舒适范围内,优化结果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本课题通过对无缝塑身内衣的压力舒适性及收腹提臀塑身效果的研究探讨,得到各部位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服装压舒适范围及静止状态下的收腹提臀量,利用回归关系分析出静态下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之间的回归关系,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以达到压力舒适性与塑身效果两者平衡,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为无缝塑身内衣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纺织品生产国和贸易国,但是我国还不是的纺织强国,2000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
学位
航空发动机叶片规格繁多、尺寸不一、应用场合较多,同时对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精度和测量效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提高叶片加工制造和测量一体化水平,促进叶片测量实现数字化,精确地给出实际测量点与理论测量点的误差,本论文采用激光扫描测量方式研制了四轴叶片测量装置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搭建了四轴叶片测量装置试验台,选型相关元器件,伺服控制采用“上位机+运动控制卡”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学位
除陆相沉积盆地外,青藏高原北部白垩纪建造记录稀少,岩浆活动的研究极少,幔源岩浆活动十分罕见,在青藏高原北部全吉地块首次发现了白垩纪煌斑岩脉群,深入研究可深化认识高原北部中生代晚期地质过程.对分布在全吉地块东部沙柳泉地区的煌斑岩进行了大比例尺填图,主微量元素、Sr-Nd-Pb同位测定、锆石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煌斑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5.2±1.8 Ma
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在控制领域已十分普及。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际应用中又对总线的功能安全提出了要求。我国国产总线系统本身相比现有成熟总线系统尚有差距,而现今总
涤纶、涤棉产品由于棉、涤纶纤维普遍被大众接受的优良性能,在服用及家用纺织品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但是一直以来涤纶和涤棉纱线上浆都采用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化学浆料
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不仅同普通可倾瓦轴承一样有优良稳定性。同时可以克服普通可倾瓦轴承结构复杂,加工装配要求高,支点易磨损,容易形成误差累积,易产生轴瓦颤振等缺点。动静压轴承既有动压性能也有静压性能,一些学者尝试了将可倾瓦轴承和动静压轴承结合在一起,以使其兼具两者优点,并证明了将静压引入可倾瓦轴承的可行性以及其相对于普通可倾瓦轴承和动静压轴承的优越性。但这些研究中轴承并没有采用柔性铰链结构,仍存在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