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多钒酸盐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金属氧酸盐(POMs),作为一种优秀的无机建筑单元,具有富电子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因此在催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的有机反应中,醛/酮与三甲基氰硅烷(TMSCN)的硅腈化反应是形成C-C键的重要反应,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和医药产品的合成;醛/酮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Knoevenagel缩合也是C-C键的重要来源。因此设计合成新颖结构的多酸基杂化化合物实现高效催化硅腈化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采用常规法,以Mn(IV)和镍(IV)的1:13杂多钒酸盐[MV13O38]7-为原料,成功合成八例多钒酸盐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RD、FT-IR、TGA、UV-vi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并研究了这八例化合物作为多相催化剂催化硅腈化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活性。1.将同多钒酸盐[V10O28]6-和杂多钒酸盐[MV12O38]12-与稀土配合物结合构筑了5个2D结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dpdo)[Ln2(H2O)9(dpdo)][Ln(H2O)5]2[Ln(H2O)4]2[V10O28[NiV12O38]·nH2O((1)Ln=La,n=23;(2)Ln=Ce,n=27;(3)Ln=Pr,n=27;dpdo=4,4′-bipyridine-N,N′-dioxide),(dpdo)[Ln2(H2O)9(dpdo)][Ln(H2O)5]2[Ln(H2O)4]2[V10O28][MnV12O38]·27H2O((4)Ln=La;(5)Ln=Pr)。这5例同构化合物的层状结构由两种构筑单元通过水合Ln3+阳离子和Ln-dpdo配合物连接得到。[MV12O38]12-和[V10O28]6-均来自于原料[MV13O38]7-(M=Mn,Ni)的转化。这5例化合物作为多相Lewis酸-Lewis碱催化剂高效催化硅腈化以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循环利用5次后仍保持催化活性。化合物3显示最高的催化活性,对两个反应均表现出99%以上的产率。2.将1:13系列杂多钒酸盐[MnV13O38]7-与稀土配合物结合构筑了3个2D结构的杂化化合物,H[(C10N2O2H8)Ln(H2O)3]2[MnV13O38]·14H2O((6)Ln=La;(7)Ln=Ce;(8)Ln=Pr)。化合物6-8的2D网格结构由[MnV13O38]7-建筑块连接Ln-dpdo配合物基团得到。催化实验表明这三例杂化化合物作为多相Lewis酸-Lewis碱催化剂能够催化硅腈化以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虽然催化效果不如化合物1-5,但是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图像拼接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视频监控和遥感技术等领域,是人们获取大视角图像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主要通过待拼接图像的特征匹配对来计算图像变换模型,并利用变换模型实现图像间的空间对齐,进而达到拼接的目的.由于常见配准算法存在计算量大或误匹配率高等问题,导致拼接过程耗时较长、误差较大.因此,拼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配准算法的选取及拼接系统的构建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配准算法与
环己醇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环己烯水合法存在转化率低、分离难度高等缺点,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发安全高效的环己醇生产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对此本论文采用了一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因其输出功率高,相干性好,发射谱宽,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成为光纤陀螺的常用光源。其输出光功率和波长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光纤陀螺的性能。当半导体制冷器(TEC)受开关功放驱动时,产生的交流干扰会耦合到恒流回路中,进而影响输出光功率的稳定性。但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本课题针对SLD光源组件内部电场耦合,进行了分析、建模和验证。一,根据SLD光源组件内部结构和驱动方式,分析
在可扩展处理器中实现自定义指令已经成为提高应用程序运行效率的常用方法之一,自定义指令识别包括四个步骤:中间表示生成、自定义指令枚举、自定义指令选择及代码自动生成,其中自定义指令选择问题是专用指令集处理器设计过程中涉及的一个复杂问题。为了解决现有识别自定义指令方法设计周期长,大多数已有研究是在单个计算节点上采用串行算法来解决自定义指令选择问题,同时满足嵌入式应用对高性能和低功耗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出一
随着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不断突破,智能监控得到了飞速发展。近些年边缘计算概念提出和硬件性能的提升,在本地处理数据的需求及能力与日俱增。本文针对嵌入式平台下机器视觉算法准确率较低、实时性差等问题,开展了行人流量统计相关技术研究。首先,进行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行人流量统计嵌入式系统总体设计。在分析了系统需求和应用场景之后,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采用“行人检测-行人跟踪-行人计数”的算法流程,并搭建了系统软硬件
为了保护高分子材料避免被光氧老化破坏,人们开发出了各种光稳定剂。位阻胺因其优异性能而成为了一类著名的光稳定剂。位阻胺醚则是位阻胺分子中NH官能团烷氧基化的产物,因其
信息产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身份认证技术提出新要求,需要其兼备智能性、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因此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成为身份认证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应用场景、使用范围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为进一步提高身份识别准确率,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指静脉和指关节纹作为多模态融合对象展开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由于传统指静脉、指关节纹特征提取方法繁琐,人为干预度高,因此采
  交通运输部将北斗系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新基建”战略的重要落脚点。推动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
现阶段,人们对芯片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对芯片中的加密算法进行保护是芯片安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尽管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都是公开的,但通常认为加密密钥不能通过使用明文和密文对来破解。在加密模块的硬件结构中,密钥通常存储在芯片内,不允许用户直接访问。扫描设计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测试性设计(DFT)技术,它提高了集成电路(IC)的可控性和可观察性,从而方便了芯片的测试和维护,但也为窃取密钥信息提供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