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D-S证据理论框架下的自由心证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当今世界多数国家确立的一项基本的证据制度,该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审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克服成文法不能适应现实生活多样性的缺陷。自由心证允许法官根据其知识、良知及经验对于一个具体案件中的证据是否有证明力、有怎样的证明力以及对证明结果进行自由的裁量判断。由于生活的多变性,但是,自由心证并非尽善尽美,还有很多缺陷,如果不加以克服,将会在诉讼过程中产生不公正、不合理的判决。不论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具体运用,还是它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执行,都是通过人的认识、人的意志来实现的,所以在引入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同时必须注重把握人在司法实践中的“多样性、多变性、易受干扰性”的特征。针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缺陷兼顾人在司法实践中人的“多样性、多变性、易受干扰性”等特征,本文提出将信息科学中的D-S证据理论应用到刑事司法实践中来,这既能充分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又能防止司法过程中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克服形成主观擅断结论的弊端。将D-S证据理论应用到刑事司法实践中,在不过分影响发挥司法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能规制司法人员在利用自由心证过程中的“多样性、多变性、易受干扰性”,抑制主观擅断。将信息科学中的D-S证据理论引用到刑事司法实践中,首先可将其应用于证据证明力的认定过程中,在现实生活中证据材料与案件的联系是多样的,证据证明力的认定交给审判人员较合理,但是由于裁判者的各方面差异,所以有必要利用D-S证据原理将各个裁判者对单个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融合。D-S证据理论也可应用于非法证据排除等领域,该理论可以融合多个裁判者的建议以合理排除非法证据。在证明结果的认定方面同样可以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能得到有罪判决、无罪判决和证据不充分三种结果,实现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现代诉讼中扬长避短并有利于证据排除规则的有效执行。最后可以在量刑过程中引入D-S证据理论,在此过程中减刑证据、加刑证据错综复杂,人为的利用自由心证进行量刑很难得到合理、同罪同刑的量刑结果,利用D-S证据理论对这些量刑证据进行融合,基本可以实现同罪同罚。以D-S证据理论为中心的自由心证是对决策权的分散,介入这一过程的每个人对最终决策都可能施加某种影响,有利于司法权的公正运行。将D-S证据理论应用到刑事司法实践中能够有效地遏制法官主观断案的可能性,使得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了约束,从而能够体现刑事司法的公平和正义,使得社会的稳定秩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其他文献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灵魂与基石,其中对证据的认定是证据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它根本上决定了案件的性质,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着指导作用。在推进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过
农村文化礼堂,是浙江省响应中央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农村文化礼堂是浙江省在全省行政村建设的集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
自05年以来,滑稽模仿作品作为一种备受争议的作品种类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和讨论。滑稽模仿作品因为特有的滑稽和模仿的内涵曾引起国内外诸多关于此类作品侵权与否的争议。美国
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对于司法人员来说,不让案件积压,及时合理地处理完结就是保证正义。近年来,因为劳教制度的废除以及《刑法修正案九》使得大量违法行为入罪化,导致案多人少矛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我国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开始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理论界有许多学者展开了对文化发展的研究,实践中各国也有着不同的做法。而我国文化产业日渐繁荣,文化事业也逐步发展,但是二者发展并不平衡,解决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就需要发挥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调控引领全局的作用。因此,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维护交易安全、促进财货流通、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善意取得制度最初是适用于动产,并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