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尾气碳烟颗粒的形貌结构及氧化活性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烟颗粒的微观结构是指在高倍电镜(TEM)下观测到的物理形貌结构,普遍具有典型的“壳核”结构,与发动机工况、颗粒生成历程及氧化活性息息相关。故研究发动机尾气碳烟颗粒的微观形貌结构及氧化活性的联系,对进一步深入了解碳烟颗粒的生成历程,指导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基于自行设计开发的碳烟颗粒TEM图像处理软件SootFringe,采用快速电缸采样、高倍电镜观测、热重分析(TGA)等技术,对样本碳烟和不同工况和燃料下尾气碳烟的微观形貌和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根据碳烟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基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自主开发碳烟图像处理软件(SootFringe),此软件采用直方图均衡、高斯低通滤波、顶帽变换、傅里叶变换、图像细化、后处理(微晶修正)等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原始TEM图像进行去噪滤波、细化修正等处理,并且可方便提取碳烟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参数。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和热重分析(TGA)技术,考虑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碳烟种类等影响因素,对样本碳烟(模拟碳烟)的微观形貌参数和氧化活性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碳烟颗粒的微晶长度增加,层间距和曲率减小,排列更加规则,石墨化程度提高,氧化活性较弱。同时,碳烟种类的不同也会导致其微观形貌结构参数和氧化活性的差异。对实际发动机尾气碳烟颗粒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不同负荷、喷油压力及不同燃料下尾气碳烟颗粒的微观形貌参数及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碳烟颗粒的微晶长度绝大部分处于0.2~3 nm之间,层间距在0.28~0.52 nm内,微晶曲率在1~1.5范围内分布。随着负荷和压力的提高,尾气碳烟颗粒的微观参数变化相同,微晶长度均有所增大,而层间距和微晶曲率有所减小,微晶排列更加规则,石墨化程度增加,更难被氧化。燃用丁醇柴油(B50)与纯柴油(B00)相比,前者碳烟颗粒的微晶长度较小,层间距和微晶曲率较大,排列更加杂乱无序,活性碳原子比例增加,氧化活性较高。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其发展过程一般包括肝脏的单纯性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
永磁同步驱动电机具有效率高、惯性小、转矩密度大等特点,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优先选择,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分析永磁同步驱动电机结构特点,采用矩形永磁体内嵌在转子
在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黑腔内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会产生众多参量不稳定性,对激光与X射线的转换效率和氘氚燃料靶丸的均匀辐照产生深刻的不利影响。激光等离
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探析腻苔治疗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腻苔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使用中医综合诊断仪及问卷对符合慢性胃炎纳排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调查,初步了解腻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慢性胃炎的预防提供参考;通过16S r 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寻找腻苔胃肠道特异性菌群,了解腻苔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腻苔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1.文献分析方法:以“腻苔”“白腻”“黄腻”等为检索词对《中华医典
甘蓝型油菜是世界及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可利用基因资源匮乏,遗传多样性比较低。因此,拓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背景意义重大。本文利用细胞质特
水稻花器官发育是一个由多基因共同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已有研究结果表明,OsMADS6(AGL6-like基因)与EG1(EXTRA GLUME 磷脂酶基因)是控制水稻花器官形态建成的两个关键基因
目的:黄酮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多酚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药理和治疗活性,是人们研究最多的植物化学物质之一。然而,由于其生物利用度较差(常低于5%),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
柴油机以其功率范围大,扭矩输出高,燃油消耗率低等优点,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型动力装置界的统治地位。内燃机排放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十三五规划以来
大豆、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油作物,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干旱和盐碱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抗旱性
准东煤、生物质和城市垃圾等高碱金属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碱金属引起换热面结渣、腐蚀和积灰等问题,严重影响锅炉寿命、降低换热效率。非接触式光谱检测技术在火焰气相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