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型冷却塔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和核电站等工业领域。对于核电站中冷却塔倒塌所产生的次生灾害难以估量,随着人类对核电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冷却塔的高度也在不断提高,超大型冷却塔结构作为核电厂重要的附属结构,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后倒塌,由于它的体型高大,很有可能直接影响相邻的建(构)筑物,这种倒塌还有可能会引发剧烈的地面振动,对其相邻核设施的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提高冷却塔的抗震性能以避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冷却塔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和核电站等工业领域。对于核电站中冷却塔倒塌所产生的次生灾害难以估量,随着人类对核电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冷却塔的高度也在不断提高,超大型冷却塔结构作为核电厂重要的附属结构,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后倒塌,由于它的体型高大,很有可能直接影响相邻的建(构)筑物,这种倒塌还有可能会引发剧烈的地面振动,对其相邻核设施的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提高冷却塔的抗震性能以避免它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对某一超大型冷却塔进行初步的隔震设计,根据隔震支座可能承受最大的竖向承载力确定支座的直径。然后对隔震冷却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产生的位移进行校核,结果表明隔震支座产生的极限位移满足规范要求。最后对隔震冷却塔在50年一遇的较大风压作用下进行风荷载验算,验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2)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非隔震、隔震超大型冷却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冷却塔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实体单元隔震支座进行数值模拟,并验证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然后对单元连接方式、材料失效准则、沙漏控制、荷载的施加等进行了详细介绍。(3)对冷却塔进行模态分析,未隔震冷却塔和隔震冷却塔有很多相邻振型并且呈对称形式出现,对质量参与系数贡献较大的振型,单独进行了对比研究。水平向质量参与系数贡献较大的振型称为整体平动振型,竖向质量参与系数贡献较大的振型称为竖向压缩振型,转动方向质量参与系数贡献较大的振型称为整体扭转振型和侧向弯曲振型。隔震后冷却塔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对于质量参与系数较大的振型,隔震后的振型明显比未隔震的振型阶次提前。(4)选用3组地震波进行双向输入,分别对隔震和未隔震冷却塔结构在8度地震设防对应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隔震后冷却塔的基底剪力、塔筒位移、塔筒加速度、支柱内力、塔筒应力应变等明显减少,且PGA越大时隔震效果越明显。冷却塔塔筒中下部区域和塔筒与支柱连接处的应力和应变都较大,属于塔筒的薄弱位置。(5)通过3组地震波进行三向输入,隔震和未隔震冷却塔在罕遇地震甚至超大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震和未隔震冷却塔的倒塌形态进行分析。未隔震冷却塔大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便开始倒塌,然而隔震后的冷却塔可以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仍未发生倒塌现象,可见采用隔震技术后对冷却塔的安全性能明显提高。虽然冷却塔体型高大,但隔震前后冷却塔并未发生严重倾覆倒塌的现象。隔震支座产生的剪切变形极限值由于在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的压应力不同,三条地震波作用下的隔震支座极限剪切位移也有差异。对比隔震和未隔震冷却塔的能量时程曲线,可以看出:地震波加速度较小时,冷却塔处在弹性阶段,动能和内能都较小;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内能逐渐增大,动能也明显变大;最后结构进入倒塌阶段。
其他文献
近年来,蓝莓作为一种高级水果在中国被广泛种植,其产量逐年增大。在蓝莓冻果的冷链储运和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蓝莓反复冻融的情况,从而对其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产生影响。基于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是研究次生代谢物成分变化的有力手段,该方法在加工对食品组分变化的研究中应用还并不多见。本文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H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反复冻融对蓝莓冻果感官品
烟草白粉病是烟草病害中较常见及发生范围较广泛的真菌性病害。目前,我国植物病害抑制剂多是通过化学途径,并成为抗白粉病突发、大发生的主要办法,但随着环境污染及农药残留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专家们指出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展开对无污染的生物防治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已筛选出液体发酵产物对烟草白粉病具有很高抗病效果解淀粉芽孢杆菌D1作为主要测试菌株,围绕这一菌株进行液体发酵优化、固体发酵优化、生物农药配方开
进度、成本和质量是决定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承包商不仅要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要严格控制工程的成本和进度,以增强自身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优势。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管理者往往无法准确预测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有必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动态控制项目的整个进度过程。另外,由于项目目标界定和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频发,可能无法
客家围村是一种用围墙或排屋将以祠堂为核心展开布局、排列整齐的民居包围起来的客家民居形式,多见于不同民系的文化交汇区。惠州龙门县处广府与客家文化的交汇地带,境内客家围村兼具两种民系文化特点,又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而独具特色。基于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以绳武围为例,研究龙门县明清时期客家围村的空间形态特征,系统梳理客家围村的成因与发展脉络,探究其建筑格局演变与类型、空间要素及其组合特征。以期丰富
在国际建设项目实施领域,EPC已经是符合世界惯例的主流建设模式。它包涵了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策划阶段、审批建设许可阶段、物料招标采购阶段、工程实施施工阶段和后续收尾交付业主使用等全流程或其中的几个阶段的总承包建设行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建设高潮以来,我国就开始试验将EPC的模式,逐步推广到国内外的工程组织建设领域,在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一大批优质的中资企业更是逐步走向国际市
锑是一种和砷性质相似的类金属元素,对生物体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持续接触锑化合物,会导致人体产生腹泻、头痛、胸闷、腹部绞痛、心率失常和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随着含锑产品的大量生产使用和其他自然因素,全球水体锑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锑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有Sb3+和Sb5+,其中Sb3+的毒性是Sb5+的十倍。由于中国是全球锑矿储备和开采量第一的国家,大量的锑矿开采和生产含锑工业品产生的废水不当排放进入水体,
航运企业作为我国交通物流的重要板块,在经济发展“双循环”的大环境下,航运企业需要更加考虑业务经营的可持续性,随着企业经营业务规模的发展,航运企业的营运风险管理越发变得重要。保险作为企业从财务上实现转移风险重要途径,企业针对自身经营风险投保商业保险逐渐普及,对保险的管理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推行保险的集中化管理。保险统筹作为一个综合性项目,有着与一般集中化统筹管理的区别,保险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乡村土地利用无序,使得许多保存了原有地域特性的传统村落渐渐陨落。建筑师在乡村住宅空间设计上,也普遍没有为解决当地村民的人文情怀而对症下药。传统村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而复杂、具有地区特色、体现独特地区风土人情的文化,因而若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改造具有较大的难度。现如今,建筑设计过程正在进行重新的思考,从传统的以“建筑师个人意志为主”的设计方
传统工业的减排难度大,而建筑业减排潜力大,很容易达到理想的减排效果。随着城市更新的速度加快,拆除建筑废弃物的产量逐年增加,然而我国对拆除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缺乏相应的环境与经济评估以及完善的碳排放测算和成本测算方法。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拆除建筑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首先,界定了拆除建筑废弃物的生命周期,将其分为拆除阶段、运输阶段、处置阶段,并归纳了四种
由于地震的作用,传统的抗震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消能减震技术是一种新型减震技术,是通过在结构中特定位置安装消能器增加结构阻尼的方式来耗能减震。而现有的大部分阻尼器需要较大的位移才能发挥良好的耗能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进行位移放大效果的软钢棒节点阻尼器,该阻尼器可以将其位移放大,在小位移作用下也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耗能效果,并对耗能元件软钢棒进行进一步设计,采用了有限元软件对该阻尼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