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潮显微繁殖体是指绿潮藻的孢子、配子、合子及显微个体的统称,研究表明其在有合适附着基质的条件下可以迅速附着萌发,江苏沿海辐射沙洲海区是我国重要的条斑紫菜养殖基地,条斑紫菜养殖面积近年来迅速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条斑紫菜养殖筏架主要由缆绳、竹架和养殖网帘组成,为绿潮藻的附着生长提供了大量优质的附着基质,使其能够在苏北浅滩海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而根据江苏地区的紫菜养殖习惯,每年在3到4月间对养殖筏架进行拆除回收,其上固着生长的绿潮藻为早期绿潮漂浮提供了生物量。因此掌握源头海区绿潮藻显微繁殖体和固着绿藻分布特征以及防止紫菜养殖海区的绿潮藻显微繁殖体在筏架上的附着萌发对绿潮源头防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黄海绿潮早期显微繁殖体和养殖筏架区固着绿藻分布特征进行了监测调查,其次在室内对条斑紫菜幼苗与浒苔显微繁殖体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第三在海区创建了养殖缆绳条斑紫菜附苗抑制绿藻附着技术,取得了很好抑制效果,为绿潮的源头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第一,黄海绿潮早期显微繁殖体和养殖筏架区固着绿藻分布特征研究。通过2018年4-6月份对南黄海海区的船舶航次调查发现,在调查期间绿潮藻显微繁殖体在该海区内广泛分布,且各月份间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综合比较各月份的显微繁殖体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显微繁殖体的分布范围和紫菜养殖筏架区的范围高度一致,且在养殖活动结束后随漂浮绿藻北移,在调查月份,显微繁殖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在显微繁殖体种类鉴定中,优势种是曲浒苔,其次为浒苔和缘管浒苔。对养殖筏架区筏架固着绿藻的调查发现,各养殖筏架区固着绿藻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外沙养殖筏架固着绿藻生物量要高于内沙,蒋家沙外沙和蒋家沙内沙绿藻组成主要以盘苔属绿藻为主,竹根沙、东沙、如东近沙中浒苔属绿藻为优势种,其中曲浒苔占比例最大,扁浒苔比例最少,仅在东沙检测到,在绿藻生物群落组成展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调查期间,该海区的温度上升而海水盐度则略有下降,均适宜绿潮藻显微繁殖体的萌发和藻体生长。第二,条斑紫菜幼苗与浒苔显微繁殖体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条斑紫菜幼苗对绿潮藻显微繁殖体附着萌发影响的室内实验发现,条斑紫菜幼苗对浒苔繁殖体附着萌发影响极显著(P<0.01),使用同样密度的显微繁殖体在空白的玻璃片和长有条斑紫菜苗的玻璃片上附着,空白玻璃片上浒苔大量附着萌发,而长有条斑紫菜的玻片上,仅有极少量浒苔繁殖体附着生长;通过将浒苔幼苗单独培养及与条斑紫菜叶状体混合培养,发现混合培养组浒苔幼苗的生长率及叶绿素光合参数都有明显的下降,说明条斑紫菜对浒苔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三,养殖缆绳条斑紫菜附苗抑制绿藻附着技术创建。在养殖海区进行试验发现,用条斑紫菜附苗可以起到减少筏架缆绳绿藻生物量的作用,进行条斑紫菜附苗处理的缆绳附着生长的绿藻生物量大大减少。试验所用的三种附苗方法中,缆绳直接育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附苗效果,并能带来每根缆绳100 kg的条斑紫菜增产。育苗绳缠绕法如果控制好缠绕密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增产的紫菜不易采收,通过浇淋壳孢子水来育苗这一方法在实际的试验条件下没有得到很好的育苗效果,但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可行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尝试。通过进一步的持续跟踪观察发现,在4月10日前后由于海区温度升高,紫菜开始衰老死亡,其抑制效果大大降低,此时应及时回收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