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机理——超越内部化理论的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国际商务理论界关于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理论探讨,首先对前人的研究以及现阶段该领域内的理论发展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同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的评价。随后,本文对跨国公司的主流理论——内部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短回顾,同时将内部化理论与进化理论进行了扼要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化理论的主要缺陷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①治理模式收益的外生性假定,②认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存在,③过分强调机会主义在作为人的行为假定时的作用,④回避不确定性问题,⑨生产与交易中存在理性非对称,以及⑥孤立的看待交易。根据内部化理论的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对其进行改进的主要目标:①克月艮治理模式收益外生性假设,使内部化理论摆脱静态与比较静态分析的束缚,②弱化机会主义在理论中的色彩,更注重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有限理性,以及③使生产和交易具有对称的理性,等等。 根据以上所列的改进目标,本文借鉴了Dietrich(1991,1994)改进交易成本理论的方法,并结合了进化理论中关于企业国际化成长的重要动态因素,对内部化理论进行了类似的改进,并且基本克服了内部化理论的静态性质与理性的不对称,同时得出了超越内部化理论的一个分析框架和三个可以被实证的假说(结论)。随后,本文利用电子信息类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改进后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该实证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契合了新框架所得出的假说。最后,本文对实证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索。
其他文献
合肥市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它既没有沿海开放城市的天然优势,也不能寄更多希望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倾斜。因此,如何赶上并超过其他城市,是一个很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一直都是经济学界的两大热点话题,产业结构变迁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城市化的发展也是我国既工业化之后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越来越市场化,农民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要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减少农民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交易效率,就必须有能直接、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
目前高层建筑电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层建筑电气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管理不仅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必要条件,还可以改善和弥补一些施工设计的缺陷。为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