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女性主义的视角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来。女性主义翻译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主张将翻译作为手段来干涉文本,以达到增强女性话语,颠覆男性霸权的政治诉求。在中国,对女性主义翻译的研究在最初的繁荣后趋于平缓,有一定的局限,包括缺乏科学的分析框架和对译者性别的影响关注不足。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在科学、系统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框架是基于莫娜·贝克翻译等值理论的分析模型,分为词法等值、短语等值、语法等值、文本等值和语用等值五个层面。本文的研究语料来自于小说《飘》的英文原版和两版中文译本,一版由女译者翻译,一版由男译者翻译。通过研究,本文试图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男女译者在翻译含有性别暗示的文本时,有没有区别?(2)这种区别是否是由译者的性别引起的?(3)本文分析的女性译者的版本能否算作是女性主义翻译作品?本文得出的结论仅适用于本文分析的案例:(1)女性和男性译者在处理有性别暗示的文本时存在明显的不同。(2)译者的性别对这种差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女性译者倾向于强调女性的不公待遇、弱化或消除针对女性的歧视、突出文本中暗含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强调男性形象的负面。(3)虽然本文研究的女性译者的版本展现出一定的女性主义精神,但并不适宜被归类为女性主义翻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