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对髌骨-髌腱连接点断裂修复术后骨一肌腱连接点愈合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石膏外固定可以促进髌骨-髌腱连接点断裂修复术后骨—肌腱连结点的愈合。方法: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周龄)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固定组(18只)和对照组(18只)。建模:用骨锯在髌骨中远段三分之一处横行截骨,切断髌尖与髌腱连接处,并切除远端三分之一髌骨后,清除髌骨与髌腱之间的纤维软骨带;近端髌骨纵向钻两个0.8mm的孔后将髌腱用强生爱惜康慕丝3-0丝线编织缝合在髌骨上,强生爱惜康慕丝3-0丝线间断缝合加固,在胫骨结节下钻孔用直径0.8mm张力钢丝“8”字形固定,以保护缝合的髌骨-髌腱连接处。试验组用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于90。位置,3周后去除石膏,笼内自由活动;对照组不用石膏固定,笼内自由活动。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2周(6只)、4周(6只)、8周(6只)取材,取材后用于生物力学检测,HE、Safranin’O、Masson染色以及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标记巨噬细胞,结果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对比。结果:1.大体观察可见石膏外固定组骨—肌腱连接点处组织水肿及粘连较轻,愈合较早。2.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4周中石膏外固定组横截面积为17.13±3.68 mm2,对照组为22.74±4.18mm2,术后4周时石膏外固定组拉断负荷为81.05±9.16N,对照组为56.69±8.56N,两组极限拉应力对比中石膏外固定组极限拉应力为5.23±0.93MPa,对照组为3.72±1.07MPa,两组术后4周横截面积、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中石膏外固定组横截面积为14.65±3.27 mm2,对照组为16.78士4.03mm2,而术后8周时石膏外固定组拉断负荷为172.58±15.66N,对照组为136.09±15.20N,两组极限拉应力对比中石膏外固定组极限拉应力为14.26±2.02MPa,对照组为9.13士1.66MPa,两组术后8周横截面积、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E、Safranin’O、Masson染色检查显示石膏外固定组术后4周、8周骨一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软骨细胞及骨组织的形成、分化,纤维的形成和排列,纤维向骨组织长入明显优于对照组。4.运用免疫组化方法,选用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标记巨噬细胞结果显示,石膏外固定组的巨噬细胞在2周、4周、8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巨噬细胞阳性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检测中发现2周、4周8周时石膏外固定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石膏外固定组的炎症反应程度轻、消失快。结论:石膏外固定可以减少修复后的髌骨-髌腱连接点的巨噬细胞聚集,增加问质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髌骨-髌腱连接点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