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碳排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已经引起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减少能源消费、倡导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了共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则稳居世界第一,碳排放控制工作任重道远。环境规制是遏制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深入揭示我国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我国政府优化环境规制政策,更好地发挥“倒逼减排”效应,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30个省份1999-2014年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碳排放强度和环境规制进行协整检验分析,并且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对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强度以及技术进步的冲击路径进行模拟。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环境规制与环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的冲击,但冲击持续的时间较短,且存在滞后期。同时,在我国环境规制具有倒逼减排效果,但是不会立即生效,存在一到两年的滞后期,即我国所谓的“绿色悖论”并不存在,但是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加强环境规制的冲击,技术进步会在三年之后有明显的上升,故而我国由于环境规制的力度不够大未产生波特效应。最后,基于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平衡的角度,提出优化环境规制、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