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人类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城市的发展问题也是备受关注,城市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城市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包括战略目标的模式、方针、政策、途径等。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期。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城市社会结构的转型,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与内部重组,城市发展动力的多元化等因素都促使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现象日益显现。处于转型时期中的各大城市,在遭遇社会-空间结构重构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自身的城市发展战略顺利实现?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要选择其发展方向,就是在分析其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动力系统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发展模式。因此,本文选择在社会-空间结构这一独特视角下,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发展战略及社会-空间结构的结构性关联做了相关探讨和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相关概念和意义对城市战略转型及其相关概念和意义,并分析了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原因、趋势,总结了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及得到的借鉴与启示;其次,在解释了社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了社会-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战略转型动力系统,并对影响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其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社会-空间结构发生重构与变异背景下,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三种发展模式,为实证研究建立了相关理论基础;再次,结合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之一的“立城优城战略”中“优城战略”,即成都市“北改工程”这一被认为是成都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其社会-空间结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成都市“北改”工程这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转型及发展模式转型进行了探讨研究,将基础理论中影响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转型及三种发展模式与研究区本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对本区域发展影响重大的核心要素转型及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三种发展模式,并针对研究区本身,提出第四种发展模式,同时指出,第四种发展模式将是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发展模式的一种趋向性选择。综述所述,本文选择成都市“北改”工程这一社会命题,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典型个案,将在丰富城市战略转型方面做出积极地有益的探索,对现实中城市发展战略转型的制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