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反复照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50的生物效应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人食管鳞癌放射抗拒性细胞系,并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以期了解肿瘤干细胞与放射抗拒性形成之间t的关系。   方法:分次照射建立人食管鳞癌放射抗拒性细胞系KYSE-150R,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用G显带法进行染色体分析。用成克隆实验验证KYSE-150和KYSE-150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它们的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它们中肿瘤干细胞(CSC)标志物β-catenin和Integrin-β1的表达。   结果:KYSE-150R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长于亲代细胞KYSE-150[(25.90±0.55)h:(23.62±0.23)h,t=6.62,P=0.00]。KYSE-150R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增加,并观察到染色体畸变。KYSE-150R细胞SF2、D0、Dq及N值均高于KYSE-150细胞,D0值比为1.2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KYSE-150细胞照射后S期比例增加(45.35%±4.03%:55.09%±1.70%,t=-3.86,P=0.02),G2+M期比例下降(9.91%±3.83%:1.15%±0.32%,t=3.95,P=0.02),而KYSE-150R则变化不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KYSE-150R中的β-catenin和Integrin-β1的表达量约为KYSE-150细胞的2倍。   结论:新细胞系KYSE-150R比其亲本更具放射抗拒性,其含有的CSC比例也较其亲本高,证明CSC与放射抗拒性产生机制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1.探讨SP、VIP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毛支)发病中的作用;   2.观察RSV毛支神绎肽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特应质的关系;   3.分析RSV毛支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