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改革进程迅速推进,大量中职院校纷纷开始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但我国学术界有关校企合作的路径研究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社会各界对于校企合作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由于校企合作优惠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再加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较小,校企双方对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有待提高,校企合作的成效不够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校企合作现状,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效果,我们不仅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力度,同时还要不断健全相关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先进的校企合作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特色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次研究深度剖析了在中职教育中引入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同时对东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深入分析了东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校企合作过程未能得到有效保障、效果评估机制存在缺陷、企业参与热情较低、毕业生离职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较低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完善;二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愿意投入的资金较少;三是校方师资力量不足,在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存在问题;四是职业素养氛围较薄弱,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不显著。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在中职教育上的先进做法,以期能够为寻求适合东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了更好地解决东莞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第一,建立起以“政校行企协同”为主导的育人模式,逐步建立起牢固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第二,强化企业合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校方资源投入;第三,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第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