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维护的智能化、自动化一直是网络运营商迫切希望达到的效果,但是受到网络结构、软硬件发展的制约,维护成本、时效等还远远没有达到运营商满意的标准。传统的二代和三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2nd Generation/3rd Generation)采用的是人工方式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正因其高数据速率、低延迟、分组传送等特征而逐渐受到各运营商及设备商的关注。LTE的网络结构较之前的网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的接入网结构主要由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 eNodeB)和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 AGW)构成,eNodeB取代了原有的Node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等网元, 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采用网格方式互连,因此LTE网络呈现扁平化结构。那么在覆盖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所需eNodeB数量要比传统网络多得多。并且随着LTE的部署,网络参数的数量和结构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相应的网络维护和部署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如果LTE仍采用传统的运维模式,LTE运营商势必付出更多运营代价(Operation Expense, OPEX)为了减少LTE网络维护的运营成本及人工干预,提高网络维护效率,运营商当前正在3GPP、NGMN (Next Generation Management Network)、欧盟等各种研究计划中加大对LTE网络维护的研究力度,而自组织网络作(Self-Organizing Network, SON)因其高效自治、节省成本等优势正成为运营商的研究热点。SON是在LTE的网络标准化阶段由移动运营商主导提出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实现无线网络的—些自主功能,主要包括自配置、自优化、自治愈等功能。本文即是在对SON中自配置这一过程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说明自配置的功能特性、几种部署方式的比较以及自配置过程的完整执行流程。另外,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entity, PCI)作为LTE网络中eNodeB小区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也以自配置过程为例,设计并实现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物理小区ID分配方式,分析这一用例的执行效率、时间代价等,最后总结出这两种方式各自所适用的网络场景及各自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