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指纹的RFID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兴领域,是互联网在物理世界的延伸。位置服务是物联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其中室外定位技术主要依托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目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室内定位中GPS技术具有局限性。而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以成本低、非视距、性能好等特点在室内定位领域受到关注,并在许多领域被成功应用,但室内环境的复杂性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针对室内定位的复杂度、定位设备的异构性、定位环境的随机噪声等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个基于RFID的指纹定位方法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开发了室内定位系统。  针对定位设备的异构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差分指纹的定位方法,以两个读写器之间的信号强度差作为参考点指纹,建立定位区域的差分指纹库,有效解决了指纹方法定位中离线阶段和在线阶段因异构设备引起的信号强度差异带来的精度下降问题。同时,在定位区域的指纹库构建中,引入虚拟参考点,根据信号传播模型计算虚拟参考点的信号强度,以减少指纹采集的工作量。  在基于指纹的定位方法中,定位复杂度主要来源于指纹库大、指纹维度高等因素。本文通过定位区域的划分以及读写器优选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定位计算的复杂度。离线阶段采用FCM(Fuzzy c-means)算法将定位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进行读写器优选,减少读写器的数量,以降低指纹的维度。在线定位过程中,首先根据NN(NearestNeighbor)算法进行子区域选择;然后,采用本文提出的相对距离模糊集合定位(RDFP,Relative Distance Fuzzy Positioning)算法计算得到待定位目标的坐标。RDFP算法是根据本文提出的指纹转换模型把参考点指纹转换为距离指纹,然后采用模糊集定位算法计算待定位点位置。该算法充分考虑定位环境噪声和无线信号与距离之间的非线性衰减问题,有效的消除环境随机噪声问题。  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定位模型设计开发了基于RFID的室内定位系统,定位的精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为其他的室内定位应用系统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强透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SAR是一种相干成像系统,因此所成图像含有大量的相
论文在研究现有经典的人脸检测与识别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计算机视觉应用系统框架,并围绕着“人脸检测”与“人脸识别”两大任务,实现了该框架的系统原型。首先,对Viola
传统的备份技术实现的数据保护间隔一般为24小时,属于冷备份技术;采用快照技术实现热备份,可以将数据的丢失风险控制在几个小时之内,但是快照技术只能保存快照点上的数据卷的
人脸检测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在对人脸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人脸检测的速度和鲁棒性进行了探
视频人体运动分析[1][2]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相互融合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其研究核心是从单个或多个视频序列中检测、跟踪人体,获取人体运动数据,重建人体的三维运动
IPTV即网络电视,是利用IP网络向用户提供各种实时、非实时多媒体业务的交互式网络电视。它是利用现有的双向IP网络系统提供直播电视、点播节目、时移电视为主的交互式网络电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样化,数据资源日益丰富,数据量急剧增加。数据的价值在于其自身的质量,基于劣质数据的决策支持具有不可信性,目前数量巨大而且
随着公共信息网络Internet迅速发展,为工业控制领域中远程监控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在工业控制领域中,采用Internet实现远程监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能克服传统远程监控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和大量信息数据的不断积累,企业对于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日渐强烈。在XML及其相关技术发展成熟的背景下,对于企业信息集成的研究也逐渐
重庆市教师资格认定自2002年下半年开展以来,逐步从不规范走向了规范。对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资格审查是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的、首要的、关键的环节,是关系每一个申请人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