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数据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海底管道运营里程已超过5000km,腐蚀和老化等危害海底管道安全运行的因素日益严重。海底管道内检测主要依赖于国外的检测技术服务,这不仅阻碍了海底管道缺陷的及时发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海洋资源分布及开发战略等相关保密工作带来了隐患,通过研究形成的缺陷漏磁有效识别技术与方法将显著提升海底管道安全运行能力,不仅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更为重要的安全效益与环境效益。在全面分析海底管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内检测原理与方法的对比分析,针对漏磁检测的缺陷数据识别与分析,开展漏磁检测数据预处理与呈现、缺陷数据自动分析与识别、试验与应用研究,形成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数据识别方法,针对BZ-34-1号管线进行了内检测应用,有效识别了内外腐蚀缺陷并合理确定了失效压力,提高了海底管道安全运行能力,论文研究取得了下面的主要研究成果。(1)在合理分析海底管道结构特征、属性与缺陷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漏磁检测技术进行海底管道缺陷的检测与识别,根据漏磁信号最明显的焊缝位置确定了有效的每节管道的里程校正方法与模型,结合滤波算法确定了异常点的剔除方法,制定了数据的重组算法、补偿算法与相应的流程;(2)采用曲线视图、浮雕视图和彩色视图生成技术分析了海底管道缺陷的可视化呈现方法与应用流程,基于Canny算子、形态学中的膨胀与腐蚀,确定了漏磁检测数据的圈定、识别方法,通过缺陷的ANSYS有限元识别,准确检测到全部管道固定件和90%以上满足信噪比的缺陷信号;(3)0.4~3m/s运行速度范围内,研制开发的漏磁内检测器通过了各项测试试验,缺陷检测信号满足要求;针对中海油渤南作业公司BZ-34-1号管线,应用研制开发的8英寸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与T.D. Williamson漏磁检测器进行了内检测结果比对,二者在缺陷数量、缺陷分布、缺陷类型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用于海底管道的缺陷漏磁检测;(4)BZ-34-1号海底管道共识别出缺陷3030处,根据ASME B31 G规范,计算确定了5个不同的缺陷类型的ERF值以及相应的失效压力,其值介于2.73MPa-3.08MPa之间,因此管道的运行压力应限制在2.73MPa以下。
其他文献
考虑齿面摩擦建立了齿轮动力学方程,采用多尺度法对动力学方程求解,分析了在轮齿齿面磨擦作用下,摩擦因数对主共振频率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静态载荷、动态载荷以及
目的探索鼻咽癌(NPC)患者鼻咽部细菌感染与鼻咽部pH值的关系及有效的鼻咽冲洗液.方法选择有病理确诊行放疗的NP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鼻咽冲洗液:对照组用生理盐
目的研究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中实施微血管减压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患
针对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的单件复杂产品的多车间制造问题,提出了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的多车间逆序综合调度算法。首先,为解决正序调度需迁移虚拟工序导致的设备资源空闲和操作
针对国内某冷轧薄板酸洗生产线带钢对中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备改造方案:改进对中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增加带宽检测光栅等,并对控制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改造后的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已进入倒計时。19日,世园会医疗保障单位及协同医院相关负责人集中进行了关于5G技术支持下的远程医疗急救系统业务培训。该系统技术亮点多多,如可通过佩戴混合现实设备,实现异地共享急救现场情景;专家通过手持设备在5G区域内或4G网络下任一地点实时参与急救支援等。  据悉,在北京世园会162天的会期内,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 600万人次。对此,北京市设置了世园会三级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住院抢救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从中选取60例。在对症
为了提高拼接篡改图像的检测准确率,利用视觉注意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拼接篡改盲鉴别算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基于OSF的非线性滤波方法提取图像的边缘信息,得到边缘显著图像ECM;其次,利用视觉注意模型提取ECM的注意点,并采用显著边缘定位法锁定图像显著边缘处注意点,进而获取图像关键特征片段;接着,提取图像片段的Cr通道,并计算其小波重构图像;然后,针对小波重构图像,提取其扩展的DCT域的HMM特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