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政治文本翻译探讨——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屹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迫切地想进一步了解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这种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快向世界各国传播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优秀的文化精髓,正确树立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因素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毫无疑问,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往来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历史长河中,翻译已经成为不同语言群体间相互交流的必经媒介,并且这种现象因为各国交流的加强而变得更加明显。为了让更多的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中文资料的英译便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而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中国特色表达。这些表达独具中国特色,很难在其他文化中找到与其对应的表达。因此,合理翻译这些中国特色表达对翻译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在对待中国外宣政治文献中的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时更是如此。  本文针对中国特色表达在政论文中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难度,以Venuti的著名翻译理论归化与异化为理论基础,将重点放在政论文中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上,以期对该类表达的常规性翻译方法做出一般性总结,用以指导类似表达的英译过程。文章首先讲述了中国特色表达在政论文翻译中的困难以及该研究的重要性,将本文的分析对象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句式分析,这也是该文章的重点及创新点;其次是对四字词以及缩略词英译的分析。然后对归化与异化理论的定义以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并以201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中英版为材料,将归化与异化理论与材料中的具体翻译实例相结合,运用实例分析以及中英版本对比的方法,总结出这三类中国特色表达的英语翻译趋势以及主要翻译方法,用来指导同等类型表达的翻译过程中应采用的合理翻译策略,以保证翻译质量,确保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顺利传播。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