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浸曹侯,如椽健和写风流”——论《红楼梦》与魏晋风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政治混乱,门阀士族壮大,皇朝权威丧失,伦常秩序遭到破坏,正统道德受到质疑,儒学思想式微,魏晋玄学兴起,佛道思想传入,凡此种种,共同影响着魏晋士人的人生观念和思想精神,从而形成了一种魏晋名士风范——魏晋风度。名士们任情适性,放浪形骸,饮酒、服药、清谈,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浪漫最具传奇色彩的华章,成为后世文人遥慕的典范。   《红楼梦》,这部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无不展示着它深受魏晋风度的影响。很早就有人指出曹雪芹深受阮籍、嵇康的影响,并将红楼人物比附魏晋名士,但将《红楼梦》与魏晋风度相联系进行深入考察的文章却不多,且往往流于只言片语式的评点批评,欠缺系统理论性的论证总结。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何为“魏晋风度”,在这种人生范式下剖析出“才与情”,“形与神”两组对立关系,概要论述出魏晋名士与《红楼梦》中人物所具有的才、情、形、神四大方面。   本文第二部分论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身上的魏晋风度,透过近代红学新发现,曹雪芹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的诗作进入红学研究视野,考察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及其性格特质,窥探出其深受魏晋风度影响的表现。   本文第三部分是最重要的一章,分六大部分,逐次分析《红楼梦》六大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贾探春、妙玉身上所潜藏的魏晋风度。采用文本与史料相勾连的方式,透过文本人物描写,探讨全书人物、生活、交游、情感、思想各个方面,挖掘曹雪芹笔下人物性格形成在精神上的思想渊源,即深受魏晋风度影响的成分。尤其是薛宝钗、贾探春两节,一反以往红学评论家对其二人儒家形象的身份定位,寻觅出她们身上蕴含着的魏晋风度。   本文第四部分对比《红楼梦》文本与《世说新语》、《晋书》等史料,从语典、事典的微观层面,考察《红楼梦》中魏晋风度最直接的证据。再上升到哲学、美学的更高层次,从“人的觉醒”、“悲剧的美学色彩”两个相互系连的方面探讨《红楼梦》之所以深受魏晋风度影响的深层原因。
其他文献
湖北监利地处湘鄂交界地带,在鄂东南与西南官话的长期接触过程中,监利方言内部分化情况严重,形成了监东南、监西南、监中及监北四种不同类型的方言。鉴于监东南内部进一步发生了
学位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吕梁,方言上归晋语并州片;杜村乡位于孝义市西北部山区,语音上不同于孝义城关话。本文以杜村话为研究对象,描写杜村话语音系统,分析杜村话元音高化现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