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软色情十面埋伏。一些与“性”相关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对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产生极其不良的诱导,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使得近年来少女人工流产、青少年性犯罪和艾滋病等性病低龄化且持续增加等社会问题不断攀升。针对这些现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研究充分利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资源,尝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慕课开展性教育,探索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及采用教材切入点渗透的方式开展性教育,实现独立课程与渗透式教育的统一,缓解高考与性教育的冲突,为青少年获得科学的性知识提供有效途径。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材分析法、教育实验法和SPSS软件数据统计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2)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慕课开展性教育的可行性分析;(3)教学实践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清国内外慕课研究现状、国内外性教育概况以及国内运用慕课开展性教育的研究现状。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教材分析法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慕课开展性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主要从高中生物学课程、高中生特点、学校教学软硬件、慕课课程选择及其平台教学功能、学校和家长态度及学生移动设备及网络情况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慕课开展性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最后采用教学实验法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研究对象为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高一部分学生。采用“等组实验形式”进行,慕课学习方式为班会课学习,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性教育前测结果为:总分P=0.824>0.05,性认识维度P=0.662>0.05,性价值观维度P=0.683>0.05,性适应维度P=0.586>0.05。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总分之间不存在差异,而且在性认识维度、性价值观维度和性适应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适合作为实验对象。性教育后测成绩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P=0.000<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总分的平均分实验班比对照班提高11.36分。各维度情况为性认识维度P=0.000<0.05,性价值观维度P=0.132>0.05,性适应维度P=0.002明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慕课进行性教育可以增长学生性健康知识,提高学生性认识和性适应能力。本研究得出以下2个主要结论:(1)从高中生物学课程、高中生特点、学校教学软硬件、慕课课程选择及其平台教学功能、学校和家长态度及学生移动设备及网络情况等几个方面考察分析,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慕课开展性教育是切实可行的。(2)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慕课开展系统化性教育,能增长学生的性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性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在自身适应、社会适应、性控制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