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化运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方案优化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更加紧密,西部陆海新通道毗邻东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开始凸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陆海联动通道。伴随《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出台,以铁路为骨干、城市为节点的通道网络化布局初显,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集装箱班列的组织问题,也成为新物流网络下的关键问题。然而从发展现状来看,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班列线路较少、班期不定、频次不高,整体班列开行呈现“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状态,物流需求与运输资源散布在通道网络中未能得到综合利用,亟需从网络化运营的角度对班列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因此,系统分析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存在的问题与优化需求,研究在网络化布局条件下的班列开行区段、班列类型、开行时刻、编组内容和服务频率等关键内容,对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网络化运行组织、实现班列高质量开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铁路集装箱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数据与文献资料分析,从如下几方面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优化展开系统研究:(1)对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运量规模较小、资源利用率不高和内生动力不强等主要问题,并从铁路、港口和平台公司等运营主体角度出发,梳理各方在成本、时效等方面对班列组织方案优化的诉求。(2)梳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网络轴辐式多通道、“多对一”陆海交汇、“空间极化”不均衡的结构特点及相应的班列运输组织特点。设定“始发直达+阶梯直达+中转集结”的网络化班列组织模式。以铁路运营成本和客户广义物流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运输能力约束、需求完整约束、港口集货时间窗约束等,构建基于网络化运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组织方案优化模型,其中包含了对开行区段、班列类型、开行时刻、编组内容和服务频率等内容的决策,并根据模型设计了基于优先级的阶梯式求解算法。(3)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上15个节点城市和既有铁路线路构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为对象进行具体方案优化。代入模型求解得到9条优化后的班列线路,所有类型班列的总服务频率达到148列/周,实现了对网络需求的全覆盖。优化得到的网络化班列组织方案与现行的点对点班列组织方案相比,每条线路的运量规模提高了23%,实现总成本节省3.8%,总运输时间下降15%,总服务频率提升30%。在网络规模性、方案经济性和服务稳定性方面,网络化班列组织方案显著优于点对点班列组织方案,有利于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服务的规模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在评价验证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后,针对实例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图35幅,表20个,参考文献74篇。
其他文献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复杂地形的完全弹性三维中尺度暖云模式.利用该模式,主要模拟了地形抬升对云的触发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形对已发展的对流云的动力影
笔者于1997年10月-2000年12月,以外用制剂骨痹贴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属阳虚寒凝证患者78例,并与关节镇痛膏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注射用头抱西丁钠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用头孢西丁钠2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二次;治疗前后全部病人测体温、脉搏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Ti-6Al-3Nb-2Zr-1Mo合金片层组织进行热压缩实验,实验温度为850~1050℃,应变速率为0. 01~1 s-1,变形量为60%。实验结果表明,热加工温度一定时,
<正>第一节2017年中国证券业信息技市与服务发展概况2017年,中国证券市场行情平稳并缓慢上升,证券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投入稳步增长,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开源框架等新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