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性工学的康复轮椅创新设计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会促使新产品的研发,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需要运用众多的设计方法及其理论。目前产品的设计主要包含功能原理设计、外观造型设计,辅助以色彩设计、材质设计,从而完成产品整体的研发设计。轮椅作为重要的康复工具,在现今的用户需求驱使之下,普通轮椅已经不能满足使用,用户也需要康复和锻炼功能,辅助自己身体的康健。本文以现有设计方法为基础,同时和人机工程学理论相结合而进行创新,设计出满足需求的康复轮椅。首先,通过感性工学的方法对康复轮椅的创新设计需求建立了感性意象空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了轮椅的设计元素,基于感性工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与分析方法选出代表性的轮椅样本,提取代表性形容词,并从造型、色彩和材质3个维度分析了康复轮椅物理特征对应设计需求,从而构建出感性意象空间。第二,确定了康复轮椅功能原理方案。分析了现有康复轮椅专利结构的功能原理,建立了功能结构树,获得形态学矩阵,提出了创新康复轮椅的功能方案,并运用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优选出可行性功能原理方案。第三,康复轮椅外观造型方案创新设计。基于康复轮椅外观造型形态特点,通过对造型的形态线条、色彩RGB值以及不同零件材质的选择等方面的分析,获得了康复轮椅造型方案,并通过三角模糊数评价方法选出可行性方案。最后,通过康复轮椅的人机分析,构建了康复轮椅创新方案三维模型,进行了使用情境仿真,证实其可行、有效。
其他文献
以化感水稻品种\'PI312777\'6173\'和\'6180\'为研究对象,从水稻根、茎和叶中分离获得70株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区序列分析,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进一步以化感水稻\'PI312777\'分离得到的粘红酵母和塔宾曲霉为试验菌株,通过不同稀释倍数的真菌发酵液对非化感水稻进行MS半固体培养基育苗试验,研究化感水稻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非化感水稻萌发率、株高等形态指标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道路交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实现民富国强的重要保障。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交通领域同样如此。在我国全面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道路总里程不断增加,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加。其中包含电动两轮车、两轮摩托车在内的两轮车近十年发展迅速,但也导致了一系列交通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我国两轮车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事故带来的伤害也愈发严重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两轮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迅猛发展,以海鲜、药品、花卉、汽车配件等为代表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货物的运输需求逐步提升。高时效货物往往对运输能力、运输速度和运输条件等有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公路运输虽然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但其主要是进行中短途运输。对于起讫点城市距离较远的情况,公路运输往往成本较高但效果甚微,严重时可能导致货物逾期到达且损失自身价值。高铁的快捷性、安全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高时效货物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