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汉族传统民居改造中的视知觉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mqspth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民居保护与改造问题不断升温,在保护原貌和改造两者都须兼顾的情况下最可行的就是形式主义上的改造。但是形式上的保护性改造必须要保证在改造完成之后,建筑本身应该符合当地的传统体系。当代中国的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商业经济运行。在自然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的情况下,将改造后的民居投身于商业活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意义。在更加了解传统民居的视知觉表现之后,我们可以更好的剖析我们的改造对象。这种改造将会在直观快捷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具有传统气氛的商业活动场所。本文先分析了湖南汉族传统民居改造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当前国外民居保护的方法与策略。然后从视知觉角度探讨民居改造的方法和形式意义改造的可行性,接着归纳和总结了湖南汉族传统民居的视知觉特点,包括平衡图式、空间结构、光照色彩、细部装饰、肌理质感、动力与表现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帮助设计师从形式上把握改造的方向,起到的是指导性作用。最后利用研究所得出的视知觉特点,对湖南汉族传统民居进行视觉意义上的改造,探讨了平衡轴线的关系,空间的共时再现性,色彩梯度,材质的抽象表达,动力属性等方面的改造规律,得出了一个有别于以往仿古重建或完全拆毁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对国内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先锋建筑探索现象进行剖析,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先锋建筑”更成为国内建筑文化界的热点话题。 文章分五个部分,通过详尽分析以及大量例证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于2006年起,西安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坚决贯彻执行着中央的号召,在市域范围内针对3159个行政村深入开展了规划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将城乡统筹做
学位
随着我国对近代建筑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这些成果多是针对近代的砖石建筑,而同样是近代建筑的一部分——近代木
20世纪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城市的现代化研究成为极富生命力的学术领域。随着进入21世纪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各个大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空间外拓,迎来了发展的新
深圳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目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深圳特区外城市建设在特区内的影响下也取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婴儿出生率的下降,高龄少子化现象日趋明显,老年人口数的增加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此一现象不仅在工业化国家如此,开发中国家亦然。就以台湾地区而言,根据
注重城镇景观形象,塑造城镇特色景观,是当今我国城镇建设中一个不断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川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忽视城镇
学位
自1899年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起,几代学者以全球不同地区的城镇形态为研究对象,逐渐形成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等三大国
本论文是江苏省文化厅立项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是江苏近代建筑。由于江苏省内各个城市之间的近代建筑发展不平衡,建筑类型也各有侧重,在此条件下,本文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