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素的全合成研究—中间体3,5-二甲氧基-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丝桃素为萘骈二蒽酮类化合物,存在于贯叶连翘及同属植物。1911年,Cerny命名hypericin,1957年Brockmann从贯叶连翘和Hirsutum中首次分离得到金丝桃素。贯叶金丝桃在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医药中作为民间草药,历史上称为“治伤草药”,它还被俗称为圣约翰草或者金丝桃。金丝桃素是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可由两分子大黄素缩合而成。 据研究证明,金丝桃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1)、具有抗病毒活性,如有抗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的作用、对口蹄疫病毒的抑制作用、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治疗白血病、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杀灭性等作用:(2)、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症的作用;(3)、金丝桃素具有抗肿瘤性。此外金丝桃素还有治疗痢疾、腹泻、胃病,创伤收敛,口服或外用可治疗牙痛等。 本文通过对金丝桃素的全合成路线研究,综述并设计了可行的四种合成路线及方法,通过比较选用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初始原料全合成金丝桃素的路线二。由于时间等因素影响,本文只进行金丝桃素的中间体的合成(即通过羟烷基化反应、酯交换反应、水解反应、脱羧反应、氧化反应、脱水反应来合成3,5-二甲氧基-邻苯二甲酸酐这一中间体),对每步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金丝桃素的应用及前景给予展望。 通过差热分析、红外、质谱、核磁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的产物符合目标产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结构、性能指标与设计目标要求一致,每步反应的收率均在90%以上。可以预测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初始原料全合成金丝桃素的路线设计方案切实可行性。
其他文献
水稻不仅是单子叶植物基础研究的模式生物,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大量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水稻病害的发生,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粮食损失,威胁粮食安全。培育对多种病原具有广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