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其昌是晚明著名的书画家、理论家,在中国绘画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时禅学思潮盛行的时代,董其昌也颇受影响,不仅影响了他的理论,而且对他的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山水艺术中折射出独特的禅学意境。他提出“南北宗论”,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董其昌的创作讲求追摹古人,拙中带秀,表现平淡天真的个性。 董其昌的山水画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董其昌的“师古观”对其后三百年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八大和四王都继承和发展了董其昌的山水风格。他的画学理论对我们现在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本文主要研究董其昌的绘画艺术和他的禅学思想相互交融,禅学思想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禅宗思想与画学思想,以及禅宗影响下的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把董其昌的画禅思想和绘画的融合作为本文的切入点,梳理他的学禅、为官之路,分析禅学思想在他的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结合著作,分析董其昌在禅学思想影响下表现的绘画风格以及他的画学理论。 通过对董其昌的生活背景、学画经历、学禅经历,分析他对古人的继承和发展,理解他“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其辩证的学画方法,吸收各家之长,避其之短。通过分析董其昌利用禅宗提出的“南北宗论”,指导学画过程中“渐修”与“顿悟”的关系。董其昌提倡南宗的“顿悟”,但是又不反对北宗的“渐修”,在他的实践过程中,是将两者巧妙地结合。 通过对四王、八大画学理论与董其昌画学理论的比较,分析他的绘画以及与禅学思想交融的绘画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们对董其昌的画学理论和绘画风格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