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经皮穴位电刺激抗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及其中枢5-HT机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TEAS)对慢性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乳酸(L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以及对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和5-羟色胺(5-HT)表达的干预,探讨TEAS在不同时间的介入对慢性运动疲劳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枢5-HT机制。  方法:采用递增负荷跑台法建立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5周运动训练后,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3h后TEAS治疗,治疗方法: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刺激参数为:频率2Hz,强度5mA,时间30min,治疗持续2周。采用酶法检测血清 LD、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 SOD,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海马、下丘脑5-HT的表达。  结果:5周运动训练后,运动训练组大鼠血清SOD活性、LD浓度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TEAS治疗后大鼠血清SOD活性显著增高、LD浓度下降显著(P<0.05);运动后即刻治疗与3h后治疗,组间比较无差异。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下丘脑神经细胞有损伤,TEAS治疗组大鼠组织形态病理改变减轻。TEAS治疗组大鼠海马、下丘脑5-HT阳性细胞表达显著低于同期模型对照组,两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TEAS能够明显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的疲劳状态,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后即刻和3h后治疗具有相似的效果。TEAS改善大鼠的运动性疲劳状态与降低中枢5-HT表达、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