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过程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的分析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堆肥化是一种发酵过程,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效地控制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发酵过程。堆肥化是实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的根本途径。其中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化研究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堆肥中动态及多样性分析的研究对于有效控制好堆肥化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本实验是以amoA基因和nosZ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PCR-DGGE技术对堆肥固体发酵过程的硝化菌和反硝化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明确堆肥过程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群落的组成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为揭示堆肥中的部分氮素的运动规律以及减少氮素损失进而提高肥效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理论依据。本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DGGE图谱分析,同时单从自然堆肥或者菌剂处理样品中硝化细菌的多样性来分析,其多样性钧呈现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菌剂处理样品中硝化细菌多样性高于自然堆肥,相反菌剂处理样品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低于自然堆肥。在对DGGE图谱上的条带进行切胶回收,克隆,测序,与Gene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堆肥中硝化细菌主要包括5个类群,分别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浮霉菌纲(Planctomycetes)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其中β-变形菌纲占所有检测到的菌株的44.4%,是堆肥环境中主要的硝化细菌类群;反硝化细菌主要包括四个类群,分别属于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ir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δ-proteobacteria)。其中γ-变形菌纲占所有检测到的菌株的55.6%,是堆肥中主要的反硝化细菌类群。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定西市黄绵土已经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对农田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全面了解土壤中磷的转化形式,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提高
本文采用田间小区作物栽培试验、室内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期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磷素形态、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保护地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用相同
本文采用盆栽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黄腐酸(或腐植酸)对Cu~(2+)、Cd~(2+)在潮褐土中的吸附—解吸、迁移转化、活性以及植物效应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结果: 1.EDTA抑制土壤对Cu~(2+)的吸附,低浓度酒石酸、黄腐酸(0-0.1mmol·L~(-1))促进土壤对Cu~(2+)的吸附,高浓度酒石酸、黄腐酸(0.1-5mmol·L~(-1))抑制土壤对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所特有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对土壤肥力、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因此对腐殖质的研究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