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话含义分析的《榆树下的欲望》悲剧关系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row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奥尼尔的戏剧创作,标志着美国戏剧的成熟,并使之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中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一部现实主义剧作,围绕着由物质欲望引发的家庭矛盾,情欲悲剧和分崩离析,讲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和冲突,描写了强烈的占有欲对家庭的结构和不可抑制的欲望对人的毒害,反映了普通人疯狂欲望控制下无法摆脱的悲剧性命运,表现了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人类的深切关怀。而它的语言,简练犀利,意蕴丰富,人物栩栩如生,是语言学研究的好题材。目前为止,相关研究从认知语言学和戏剧语言角度对《榆树下的欲望》进行了解析,还未从会话含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本论文通过会话含义理论来分析《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对话,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会话关联的指导下,揭示人际关系、人物冲突和交际意图,展现在物质欲望和情欲下的人物冲突,挖掘欲望下的人物悲剧和家庭悲剧,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这部戏剧,并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为了保障对话的顺利进行,参与者被期望提供相关的足量信息,清楚明白。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话通常是隐晦的,简短的,拖沓的,无关的,违背交际原则会产生会话含义,这些都与会话语境、社交环境和人物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合作原则及其准则,间接礼貌策略和关联理论下的会话关联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话含义进行解读,充实了会话含义理论。本论文从《榆树下的欲望》这一剧作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话,根据人物关系,进行归类分析,从而解析人物关系,更好地表现悲剧主题。通过戏剧文本分析,可以看到,对土地和财富的贪婪,导致人物性格的趋利化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和隔阂,为争夺农场的占有权,冲突不断;而建立在物质欲望基础上的情欲,导致孩子成为了物质代名词,并最终在物欲和情欲难以调和之下,成为牺牲品,悲剧性得到深化和延伸。本文旨在通过这种解读方法,为奥尼尔的其它著作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俨然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因而文化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西文化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
学位
二十世纪末,翻译研究经历了一场“文化转向”,这一新的模式突破了规约性、经验性、模糊性、片面性的传统研究模式,更加强调对译作的描述和解释的功能。随后,多元系统理论的问世加
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说话人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说话人会在选择语言前做出前期的策划,然后根据语境和自己的实际交际目的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和策略来实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