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鱼Cytb基因和日本真鲈MyD88基因序列分析及其检测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克隆两种基因,分别为松江鲈鱼Cyt b基因和日本真鲈MyD88基因,前者采用通用引物直接进行PCR扩增,后者采用SMART RACE PCR方法扩增,然后分别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松江鲈鱼Cyt b基因,全长为1141bp,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是28.2%,32.0%,22.9%,16.8%。该基因显示出脊椎动物Cyt b基因的共同特性,在第三位密码子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Tajima’s中性测试得到核酸多样度π=0.4674%。通过Mega4.0软件分析杜父鱼科遗传距离,并用邻接法、最小进化法和算术平均加权的组对法构建系统树。杜父鱼科群体间比对发现松江鲈鱼与其他的杜父鱼的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而在系统树中松江鲈鱼自成一支,并且先于其他杜父鱼分化出来。与日本真鲈相比,松江鲈鱼与其他杜父鱼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更近。本实验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松江鲈鱼Cyt b基因,并通过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检验,测出检测限为3.20×102拷贝/反应。建立的定量PCR方法可以对松江鲈鱼进行快速、有效的种质鉴定,有利于对松江鲈鱼的保护,为其他物种的种质鉴定提供参考。   日本真鲈MyD88 cDNA全长序列,共1739bp,其中5’-UTR为105bp,3’-UTR为731bp,ORF为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4.02kDa。在3’-UTR终止密码子下游存在一个polyA加尾信号ATTAAA。ORF包含死亡结构域和TIR结构域,死亡结构域由80个氨基酸组成,TIR结构域包由144个氨基酸组成。比对日本真鲈、部分鱼类和小家鼠MyD88基因,发现MyD88的TIR结构域比死亡结构域更保守,TIR结构域同源性基本大于80%,而死亡结构域同源性一般介于60%~80%之间。比对氨基酸序列,找到TIR结构域中的三个保守区:box1、box2和box3。采用MegAlign软件分析13个物种的MyD88基因,构建的系统树与各物种的分类基本符合,但系统树中有两个分支经bootstrap检测置信度较低,分支结构不可靠,说明虽然MyD88基因保守性强,但是不适合用于物种亲缘关系分析。本实验建立的日本真鲈MyD88基因的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以18S为内参基因,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用该方法分析健康日本真鲈各个器官和组织中MyD88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yD88基因在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肾脏、脾脏、口腔上皮和鳃的基因表达量最高,而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相对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了解鱼类MyD88的免疫表达机制做准备。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围孕期危险因素对小耳畸形不同分型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整形外科医院的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及围孕期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因其水分含量高、组织蛋白酶活性强、体表黏液多等缘故,在贮运和加工过程中极易腐败变
目的 分析耳上部头皮瓣旋转推进修复先天性隐耳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对收治的18例(22耳)隐耳畸形患者行耳上部皮瓣旋转推进修复治疗.结果 术后对18例患者
光盘存储设备的伺服系统是精密机械和计算机控制的结合,集合了激光测量及定位跟踪、DSP应用等高新技术。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CD-ROM伺服系统的构造以及其原理,并以VCD播放机为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美学理念在小耳畸形耳再造术耳支架雕刻组合中的作用.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对收诊的56例(57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均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