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旨在将文物建筑和现代信息概念相结合,并对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构成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力求以一个新的视角对我们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审视和讨论,在整个论述与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文物建筑中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了大量独具价值的山西省古代木构建筑实例,把抽象的信息和具象的建筑紧密结合,希望能通过这一途径为文物建筑的研究、保护等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从目前文物建筑保护的现状出发,结合文物建筑保护中所面临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对“什么是文物建筑的价值”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再次的反思,追溯文物建筑价值之源的同时,将信息的概念作为一种描述性语言引入。第二章着手于理论的构建。在揭示信息内涵的同时,继而提出了“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的概念,在充分限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分项及量化研究,最后得出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的总公式。这一章的内容为后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着重于理论的分析。文中对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演化方式、信息构成与价值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历史信息的保护,并对文物建筑保护中的信息量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分析,将文物建筑历史信息构成方式与文物建筑保护手段进一步结合在一起。第四章对信息的语言功能进行了初步的阐释,在对前述问题二次讨论的同时,从信息的角度对文物建筑修缮进行了实例分析,文中以现有的山西省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工程为例,讨论的同时并尝试从信息角度提出若干建议和思路,最终将信息构成和文物建筑保护结合起来。将文物建筑和信息相融合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这个领域的不断深入、完善和发展将对文物建筑的价值评判、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科考研究以及保护工作评估等各个方面发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上的展望以及回顾构成了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