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议题。在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一直热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已步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经济新常态,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如何挖掘和利用区域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以及缩小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差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遵循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抓住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内在逻辑,就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展开研究。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其次,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现有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并指出本文所做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第三,论述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红利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第四,就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全国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现状与省际人口红利和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分析,并总结我国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差异面临的主要挑战。第五,建立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就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第六,基于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就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的收敛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文章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挖掘和利用区域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以及缩小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1)我国人口结构发生着重要转变,人口的高龄少子化使得劳动力人口供给规模下降,将进一步导致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实现的重要因素——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下降。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与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给我国区域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与缩小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差异带来严峻挑战。(2)中国人口红利的真正内涵是指人均资本存量、人均教育人力资本、人均健康人力资本和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对外贸易和城镇化条件下产生的经济增长源泉。不能将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限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之内。也就是说,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问题研究的重点,不应放在探究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持续的时间,而应在明晰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现状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探索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积极效应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挖掘和利用区域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本身。(3)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Moran’ si指数值表明:1990-2014年,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局部空间相关性检验Moran’ sI散点图表明:我国多数区域位于第一象限的高-高(H-H)集聚区与第二象限的低-低(L-L)集聚区。(4)以往文献通常采用人口学指标中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来作为人口红利的衡量指标,就中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的研究,实际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以人均教育人力资本、人均健康人力资本和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重新刻画人口红利的衡量指标,能够弥补通常采用人口抚养比作为人口红利衡量指标研究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的不足。(5)本文基于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设定地理邻近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就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是中国实现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的三大主要因素,人均健康人力资本和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6) 199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性,在将区域初始条件视为相同的假定下,区域经济增长将收敛于一个相同的稳态水平;在将区域初始条件视为相异的假定下,区域经济增长将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7)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绝对β收敛检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将区域初始条件视为相异的条件β收敛,来研究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的收敛性,其研究结论更加符合我国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的客观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采用新的指标对人口红利进行科学、准确衡量。(2)建立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设定地理邻近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矩阵,就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全面、深刻而现实的考察。(3)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基于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就中国区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扩展了现有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