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在我国传统家训著作中有着“《颜氏家训》之亚”的美誉,其言精确而详尽,其意敦厚而委曲,可以厚人伦,可以美习俗,在宋代儒家生活伦理走向民间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家训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也因此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袁氏世范》之所以受到研究者的特别重视,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作为家训著作,它在家训史上的地位突出;其二,作为历史文献,它反映了南宋时代社会与思想的精神风貌。
本文以《袁氏世范》为基本的研究文本讨论袁采的持家观念,从和家、营家、教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是和家。家和万事兴,居家贵和,历来为儒家所倡。然则在现实的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种种程度不同的纠葛总是在所难免的,这些纠葛表现出来也就成为家庭不和的体现。在《袁氏世范》中,袁采把“和”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对家庭不和的表现、原因、及解决的办法都有精辟的论述,体现了他居家的基本伦理思想和指导原则——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性格差异、反思、理解顺承、宽容忍让、均平无私、家长独立主见而不听妇人之言等。
其次是营家。在家和的基础上,就要考虑如何兴家了。那么如何做到兴家呢?那么就要善于营家,即管家理财、营治家产。袁采对营家的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袁氏世范》中,也对营家问题作了集中阐释,他所论甚详,主要涵盖了家庭的防火防盗、奴仆婢妾的管理、田产的经营等方面,体现了诚信经营、遵守国法、防患未然、息争远讼的营家思想。
再次是教子。家业兴替系子孙,袁采强调子女教育,认为这是家庭能否长久保持兴旺发达的关键。他主张子女的教育要从小开始,要求父母在饮食、衣服方面对所有的子女一视同仁、不要有偏心;对子女要严格要求,使他们遵守长幼尊卑的秩序;要教育子女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能够区别贤与不肖,做正道之人。为了使子女日后能够担当起持家的重任,维系家族的兴旺,袁采特别提倡子弟修习儒业,强调治家有恒业,认为习儒至少可以懂得做人的道理,立业则是谋生立世的物质基础,二者不可偏废。
以上通过对《袁氏世范》的探讨,对袁采持家思想从和家、营家和教子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只能就《袁氏世范》中所反映的袁采的持家思想作文本解读性的分析和归纳,其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笔者也希望能在这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