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3+/Yb3+掺杂12CaO·7Al2O3粉末上转换及变温发光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材料因其在光存储,光显示,生物标记以及激光器等方面的应用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稀土元素Pr3+具有发射蓝光及绿光的性质而受到人们重视,由于Pr3+的吸收截面小,通常加入敏化剂Yb3+来研究上转换发光性质。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Pr3+和Yb3+共掺的12CaO·7Al2O3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粉末样品。对于C12A7:Pr3+/Yb3+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X射线衍射(XRD)。并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变温发射光谱等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样品的光学性质。通过分析XRD图谱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得到具有特殊笼状结构的C12A7粉末,而且Pr3+和Yb3+可能掺入到晶体格位中,但没有破环C12A7原有的晶格结构。利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对C12A7:Pr3+,Yb3+上转换发光粉末进行激发,可观察到紫外到可见的409nm,486nm,531nm,544nm,613nm的发射波长,通过对稀土Pr3+,Yb3+的能级分析发射峰位置,判断出分别归属于Pr3+的1S0→3P2,3P0→3H4,3P1→3H5,3P0→3H5,1D2→3H4的辐射跃迁,对应的峰位分别为409,486,531,544,613nm。氧化物中,得到紫光发射是很少见的。变温发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大,这克服了在其他材料中由于温度效应所带来的发光淬灭的影响。结果表明C12A7是一种适合Pr和Yb掺杂的轻金属氧化物基质材料。变温发光测试结果表明,基质材料的温度淬灭效应小,另外,基质材料价格低廉,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清洁,无污染的材料,这些优势在为其制作照明用大功率LED,UC激光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数理统计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常常涉及到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往往被假定为真实的。但由于受到计算精度、计算机存储容量等限制,数据经常是通过某种程度的近似,影响统计结果。文章主要考虑的是计算机对数据舍入后的统计分析问题。由于计算机是对浮点型二进制最近邻的方式进行的舍入,文章针对这种舍入方式找到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特别的,文章讨论当数据是来自独立同分布及线性模型的舍入样本时,如何通过计算机对数据
本文主要研究了4维Minkowski空间中de Sitter球上类时曲线的性质,定义了与该类时曲线相关的一个法超平面,并对这个法超曲面的奇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与这些奇点相关的几何不变量,最后对奇点分类的通有性进行了讨论。
学位
目前,一股研宄玻色子系统丰富的动力学相互作用的巨大热潮正在进行,研宄的问题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外场的性能;半导体微腔中的激子和电磁声子的玻相干效应;由于入射激光和介质的振动模式的相互作用产生散射福射的效果。玻色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般特点是形成非经典统计的,波动性的玻色产特有状态。另外,显著特点是不同系统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纠缠,事实上,这是一种微妙的有趣的现象。现今,纠缠潜在作用的研宄十分
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型功能性反应的关于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浮游动物-鱼的数学模型,应用定性分析理论研究了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及稳定性,数值分析探究了水生系统中沉水植物对浮游动物的避难效应.最后,本文从生物防治的角度探讨了对浮游植物种群有效的控制策略.研究表明本文的模型可以产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如双稳态现象,混沌现象.数值分析结果说明了避难系数和沉水植物的密度是
学位
我们讨论在量子光学模型中含简并参量的放大器中的Berry相问题。以最简单的例子,当经典泵场的相绝热地发生变化时,我们计算出了体系的Berry相。与此同时我们还给出了输出场的光子计算统计值中,无论在任何时候,相的影响都可能被清晰地得到。本文首先介绍了Berry相的背景知识及其选题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本文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介绍了量子绝热近似理论以及在其前提下进行的Berry相的计算,同时还进行
本文以HeLa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技术和NAMA-Ur方法对核仁内部组分尤其是rDNA进行特异性染色,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核仁结构在细胞间期的动态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rDNA的存在形式。通过研究发现:1、经过同步化培养的HeLa细胞的核仁结构在细胞间期的各个进程中是不同的。G1期细胞核中有数个小核仁,每个小核仁中含有几个较大的FC和DFC。随后核仁体积变大,形成少数大型的FC和
染色质由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构成,是真核DNA基因组的载体,在细胞周期进程中呈现高度变化的复合体。分裂期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是由间期染色质不断聚缩形成,因此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不同时期的存在形式。松散的染色质上进行基因的复制与转录。因此,染色质构象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占据重要地位。关于染色体在分裂期变化的研究已经很透彻,但在细胞周期中具体从细胞分裂期末期开始,染色体如何解集缩变成松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