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细胞因子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m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原发疾病的康复和转归有着显著影响。关于它的诊断比较复杂,目前仅基于一些临床参数。近年来,人们在一些大型数据库中努力寻找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但没有证据支持使用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然而,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失调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Th细胞因子领域的免疫研究有可能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方法,也有助于诊断和治疗这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  目的: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探讨Th细胞因子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均完成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并给予一般的内科治疗。随访至第90天清晨用抗凝管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ml,放于-80℃冰箱保存,并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用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HAMD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并根据DSM-V抑郁症诊断标准及HAMD-17项量表进行抑郁评分及分组,分为并发抑郁组(HAMD评分≧7)30例和非并发抑郁组(HAMD评分<7)33例,(实验过程中脱落者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合并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相关的认知和功能评分之间的差异。另选择同期在本医院体检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用流式方法检测上述3组样本外周血Th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及意义。  结果:  1.抑郁组与无抑郁组间临床资料及相关神经系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抑郁组IL-2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组(P<0.05),且两组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抑郁组IL-10、IL-17a、IFN-γ水平高于无抑郁组(P<0.05),且两组IL-10、IL-17a、IFN-γ水平均高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是否抑郁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神经系统评分没有明显关系,得出脑卒中后未发生抑郁症患者、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失衡,且在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患者中表达较异常,这种免疫调节失衡主要表现在Th细胞因子IL-2水平低表达及IL-10、IL-17a和IFN-γ水平高表达。总上表明脑卒中及脑卒中后抑郁均可导致异常免疫炎症反应,本研究将有望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预防、诊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应用尼莫同对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表达的影响,研究尼莫同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1、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
背景及目的: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通过深究其作用机制,在体外实验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易患性及临床特征、药物疗效与miRNA206、BDNF/NTRK2基因多态性是否关联,以及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疾病状态与外周血中miRNA206基因表达水平、BDNF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