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夏季城市广场典型微气候因素与使用者行为相关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D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条件愈发严峻,影响人们外出生活休闲的舒适性,夏热冬冷地区尤为明显。合肥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城市,夏季极端高温,是导致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率低的关键原因之一,同时大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过于注重形式、空间关系等,对使用者的舒适性、体验感等关注度较低,这些场所的气候环境难以满足恶劣气候条件下人们对气候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研究城市广场使用者与微气候环境的相关性,探索使用者对微气候环境的需求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合肥市政务中心广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和微气候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合肥市政务中心广场微气候环境和使用者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而为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夏季广场的规划设计提供策略。本文以合肥市政务中心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实际测量的方法探索场地夏季使用者行为与微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关性。首先采用实地观察、测量等方法收集使用者行为、微气候等相关数据,通过Excel、Arc GIS等工具分别对微气候和使用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各个测点的微气候情况和使用者出席人数、时空分布等规律。之后采用Envi-met数值模拟工具模拟整个广场微气候环境,通过SPSS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广场微气候环境与使用者行为相关性。结果发现,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城市广场中,能量代谢当量较少的休闲娱乐类活动与微气候的相关性最强,代谢当量最大的运动健身类活动与微气候的相关性最弱,且不同活动行为与不同微气候因素相关性程度有差异,总的来讲温度对使用者行为活动影响最大。根据上述相关性分析,文章采用网格分析法,对比不同活动空间微气候环境与使用者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微气候改善具体建议,并从空间规划和功能布局、微气候优化、行为活动激励三个方面对提升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城市广场使用率,满足使用者不同活动舒适度需求等提出普适性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习惯用计算机来加工存储文本信息,然而由于方便性,快捷性等特点,手写文本依然随处可见,并且计算机普及前的大量手写文本资料有着使用、处理和保存的需要,因此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大批量手写文本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信息增益的思想融入到深度学习的样本学习阶段,并应用于识别脱机手写文本。经实验,模型识别率提高,训练时间缩短明显,最终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手写文本识别系统中。本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蓬勃发展,公路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管理难度和养护成本也不断增大,养护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对公路养护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现有的养护数据采集方式以效率低下的人工现场调查记录为主,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数据无法共享,资源浪费严重。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360°全景激光数据采集技术使得公路养护数据的采集效率和精细程度大幅度提升,高分辨率路面全景影像和高精度激光数据的结合使得路面
学位
本文以作者所负责建设的贵州省老干部活动设施改扩建项目为背景,围绕城市多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结构施工技术的重难点问题,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的需求,采用物理试验和SAP2000有限元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手段,从支撑体系的搭设方式、混凝土浇筑方法、支架有效周转利用以及安装工程与空腹夹层板配合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主要工作如下:(1)多层大跨度空腹夹层板结构施工支撑体系研究根据多层大跨度空腹夹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交易市场和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更加完善,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容量的需求愈加旺盛。为了促进能源消费革命,推进我国能源供应结构的快速转型升级,国家能源局对开展火电灵活性改造提出明确要求并付诸实施。同样甘肃河西、陇东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相继规划建设,也迫使在甘火电机组要尽快开展灵活性改造,为新能源消纳释放更多的调峰空间。为更好适应甘肃电网的
学位
白一联合站党支部坚持"五觉"引领,聚焦家园文化建设,切实增强了党员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幸福的源泉,是亲情的沃土。油区家园文化建设,是团结凝聚基层员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有效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增进员工对"支部家园"的认同,切实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白一联合站党支部立足生产生活实际,
期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力系统的投资与建设也日益加速。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载体,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而绝缘子作为输电环节中的重要设备,在支撑固定导线,保障绝缘距离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大多数高压输电线路主要架设在非城市内地区,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中由于数量众多、跨区分布,且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容易发生故障。随着大量输电工程的快速建设,传统依靠人工巡检的模式,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中绝缘水平不断增强,线路耐雷水平迅速提高,虽然雷击危害退到次要位置,操作过电压在绝缘配合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在电力网中线缆的绝缘耐受性和高压输电线工作电压、过电压存在密切关系,在一定交互影响基础上不断的提高。2018年大理供电局所管辖的35k V及以上线路全年出现三十多次雷击跳闸事件,其中500k V的2次,110k V、35k V线路分别跳闸15、9次。在电力管理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