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和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技创新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科技创新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果。在这一研究主题下,为了探究科技创新作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机理及实际效应,本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检验—优化政策”的研究思路,对山西省科技创新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从理论层面阐述了科技创新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得出科技创新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并分析了科技创新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效应。其次,对山西科技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测算了山西省及11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分析山西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运用熵值法测度了山西省及各地级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验证科技创新是否会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检验结果:科技创新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正向作用。其中,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民增收及就业、城乡一体化都有促进作用,但其中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上相对作用不明显,存在加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科技创新如何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以科技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研究视角,分析了两者的作用机制,并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效应层面分析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科技创新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论文存在些许不足,如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证研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