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表达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本文以花山岩画艺术的研究为出发点,以分析研究周氏兄弟绘画艺术为基础,重点探讨研究了岩画艺术风格在本人水墨作品中的视觉表达。全文建立在对现代绘画艺术中原始艺术风格探索、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之上,研究的过程中力图在特定的语境中解读岩画艺术及岩画艺术风格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视觉表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剖析和传承我们的传统艺术。全文的写作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对花山岩画艺术乃至原始艺术以及现代绘画艺术中原始风格的呈现,进行以文献资料为主的解读与梳理、归纳、联系及总结等方式的研究;二是以花山岩画艺术在周氏兄弟绘画作品中的“意象”表达为基础,对现代绘画艺术中古朴、原始风格的现实情形进行总结、研究和分析,并在对周氏兄弟绘画的风格表现进行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实验和探索。论文的第一章第一节以文献资料的解读为主,梳理归纳了世界岩画艺术中主要的图像内容。包括欧洲、非洲、印度及其中国的岩画艺术,在最后自然段中将中国岩画艺术地理位置范围缩小到南方,总结归纳了南中国岩画艺术中图像内容的主要特征,为下一节探讨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做好铺垫。第二节讲述广西花山岩画的主题与视觉形象,重点描述了花山岩画的整体特征、人物形态的种类及平面创作特征,概括了花山岩画艺术的文化和艺术意义。第三节在第二节的基础上研究了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人物平面造型的视觉表达,阐述了图像人物平面造型具有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以及对当代艺术的指导意义。论文的第二章在文章的结构上与第一章是平行的,第一节研究内容现代艺术中原始艺术风格的背景概述及意象表述都是为周氏兄弟的绘画艺术做铺垫。第二节原始艺术表象的现代传承及在绘画创作的作用侧重点是后面“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内容以当代东巴画派为例,得出“相似的艺术表现源于人类互通的情感,当代艺术样式和内容上的变化不能磨灭艺术本身内在的精神意蕴”。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深入详细地剖析了周氏兄弟绘画作品中的岩画艺术风格。研究以画面构成、中国画笔墨、绘画的装饰性表现等为基本理论依据,从表象到精神:绘画作品中艺术形态的创造——绘画作品的画面构成——绘画作品中装饰性的表现——周氏兄弟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讨了周氏兄弟绘画作品用现代语言对岩画艺术精神空间的解读。在“周氏兄弟绘画作品中构成艺术形态的创造”小节中,主要阐述了“形式由塑造艺术形象的各种媒介(色彩、线条、肌理等)决定,艺术形态的塑造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绘画作品的画面构成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形式美法则在画面构成中的表现和作用,鉴于周氏兄弟画面款识出现的特点,特别论述了“画面构成中款识的视觉表达”。第四章以“线”的运用和“写意”表现手法为主,探讨了周氏兄弟绘画作品中中国画艺术精神的视觉表达,突出了中国画艺术的传承性、包容性和创新特制,并对审美与人生的现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引出论文的最后一个章节——关于本人在水墨画创作中的一些总结和思考。文章的第五章是本人对论文课题的一些创作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分为两部分:一是作品中的笔墨表现和意境渲染,二是作品中装饰性的表现与应用。这两部分都是建立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对周氏兄弟绘画作品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在这些研究中,都有水墨作品的专项创作,这些创作将对视觉表达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尝试和一定的突破。另外,用具体的作品将岩画艺术主题人物形象、岩画表现手法、岩画形式美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待能更好地将岩画艺术风格应用到艺术设计和艺术创造之中,为现代绘画艺术的研究提供素材和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