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主义视阈下的事实与价值问题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是”与“应当”的问题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事实与价值是二分的,事实与价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休谟通过对“是”与“应当”的划分,提出不能从“是”中直接推出“应当”的命题。随着西方元伦理学的发展,休谟的“是”与“应当”问题被不断强化。特别是情感主义者通过对伦理判断的分析,试图把价值判断从科学甚至知识领域中剔除出去,从而形成了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上的二分法。可以说,情感主义的理论体系就是在分辨“事实”与“价值”关系的逻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论文通过以下几部分对情感主义视阈下的“事实”与“价值”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渊源与线索。通过考察休谟文本中休谟问题的提出、摩尔的“自然主义谬误”、逻辑实证主义者对假言判断的分析,论述自休谟以来的“事实”与“价值”问题的发展,揭示事实与价值二分问题的渊源。  第二部分:思想与发展。论述几种有代表性的情感主义理论对于事实与价值二分问题的思想阐释及解答。其中,以艾耶尔为代表的极端情感主义者,通过摒弃伦理语言的描述性而认为事实与价值是分裂和彻底二分的;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温和情感主义者,通过对伦理语言描述意义的重置,为事实和价值间的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部分:解答与反思。黑尔则对斯蒂文森的情感主义进行了反动和扬弃,通过论证伦理判断的“规定性”与“可普遍性”为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弥合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语言哲学方法,通过“沃尔夫——萨丕尔”假说及语言价值理论对事实与价值问题进行了反思。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论题,正如普特南所说“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差别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一个象牙塔里的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个生死牧关的问题。”研究情感主义视阈下的事实与价值问题,有助于我们思考语言与道德、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使伦理学能够成为给人们提供道德生活知识的科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