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以初创企业为例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主权,是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迈向“创新驱动”的重要途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如何加速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尽管政府、企业和学者都认同新兴技术的重要性,愿意积极推动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但这一演化进程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首先,新兴技术作为突破性创新的产物,其演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容易出现被长期搁置的情况,部分技术甚至沦为“早熟技术”。其次,虽然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对新兴技术的热衷十分普遍,但真正敢于进入新兴技术领域,在实质上从事新兴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的企业仍是少数。因此,如何克服新兴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激发新兴技术领域中初创企业的创新活力,加速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成为急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对新兴技术如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讨论尚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面临着现实情景变革和理论范式转型的双重挑战。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促使数字创新和跨界创新等新现象兴起,创新要素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组织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以往的新兴技术演化研究难以解释这些复杂的新兴现象。而强调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则为这些新兴现象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创新研究范式转型的当下,选取合适的理论研究工具,去探索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过程中的新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相对宏观的理论层面,更应当深入实际问题,针对切实的研究对象去应用和践行理论。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过程中,初创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兴技术初创企业诞生于技术变革引发的创业机遇,在新兴技术领域天然具备“先动”优势。在众多关键领域中,正是初创企业率先将新兴技术从实验室带出,并将其催生为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举足轻重的通用性技术。而现有研究中,与初创企业相关的研究更倾向于关注影响其生存和成长的前因变量,对初创企业如何推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问题,技术演化和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均未提出系统的理论框架。因此,围绕“新兴技术如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这一核心问题,本研究聚焦以下三个子研究问题:(1)新兴技术如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问题。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能否解构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过程?能否依托其构建相应的分析框架?如果能,这一理论框架的特征是怎样的?是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在实践应用中的范围和边界在哪里?(2)初创企业推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模式问题。初创企业如何推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初创企业面临哪些问题?存在哪些机制?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演化模式?(3)初创企业推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路径问题。初创企业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平衡“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的不同决策?这些决策能否有机组合在一起,并形成不同的策略组合?如果能,这些组合能否构成一定的路径和组态配置?立足于新兴技术演化和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演绎、案例研究、扎根理论和fsQCA等方法,回答了上述研究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针对“新兴技术如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框架,并以刷脸支付技术的案例,对该框架进行实际应用,确定了该框架的特征、局限和应用范围。案例的研究结论表明初创企业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分析框架,以10家新兴技术初创企业为例,采用诠释主义的扎根理论研究范式,研究了初创企业推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行动和机制。并在案例数据的支撑下,以价值演化路径为核心,对相应的产业演化模式进行总结,回应了新兴技术研究领域中对初创企业问题的关注。第三、从“技术-市场-环境”的整体视角,采用fsQCA方法,实证分析了初创企业推动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路径的组态配置。研究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7份新兴技术初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了新兴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过程中的“技术-环境”主导型、“市场-环境”主导型、政策环境驱动型、“技术-市场”双元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五种路径组态。
其他文献
脓毒症是临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孕产妇脓毒症是由怀孕、分娩、流产后或产褥期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对我院诊断的1例妊娠期脓毒症病例进行报道分析,旨在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经验与参考。1病历摘要患者女,37岁,0-0-1-0。因“停经9月余,阴道流液伴下腹痛32小时”于2021年5月27日晚20:00急诊入院。
BIM+GIS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采用BIM技术在公路设计不同阶段通过概念化设计手段提升了项目可视化水平技术形象,确保了项目通过率,通过参数化设计手段提升设计质量及效率;施工阶段在统一的BIM+GIS管控平台上,采用物理网、大数据分析及技术,可集成项目数字化管理质量、进度、安全、档案、合同、物资及设备管理各模块,智慧工地人员定位、AI监控、设备及环境和监控各应用,通过业务及应
目的:分析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早产儿120例,根据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未发生宫内感染;观察组发生宫内感染。比较两组早产儿与母亲的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对观察组诱发宫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中诱发宫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早产儿母亲未规范产
领导工作学问很深。有志于从政的年轻干部,既要做好人、干好事,还要思考如何当好领导干部,力争在进入领导岗位之前,初步具备当好领导干部的本领。较长时间以来,不少人把钻研当领导本领与钻营当官混淆起来,组织部门在这方面提倡引导不够,干部自身也不够重视,这对干部培养是不利的。要使年轻干部本领有所提高,一方面,党的各级组织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引导;另一方面,年轻干部自身也要认真做好这方面准备
期刊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神经系统的一个学科。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身体的恢复程度以及治疗的有效率。大部分接受神经外科护理的患者身体条件较差,病症较为复杂,同时伴有一些并发症。在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延续性护理等,树立患者的主体地位。
期刊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如何科学合理地监管成为了主要难题。因此提出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研究这一课题。基于大数据理论进行平台数据统计管理设计,将工程信息进行分类和储存,并建立数据层实现数据的长久储存。优化建筑工地平台监控技术,利用无线网和现代化的摄像技术,实现对工地的实时监控和大型设备的监管。利用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安全巡查技术保障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
目的 分析本地区孕妇围生期B族链球菌的分布特征及定值率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医院妇产科1 245例接受GBS筛查的围生期孕妇,采集其阴道-直肠分泌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筛查GBS阳性孕妇,乳胶凝集法对GBS菌株进行血清分型。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GBS菌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1 245例围生期孕妇,阳性病例113例,定植率9.08%。通过乳胶凝集法共检测到6种血清型,分别为
目的 分析孕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提供相应指导。方法 选择2例2021年8月和2022年1月感染李斯特菌病的孕妇,对其临床病例资料给予分析,包括孕妇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抗菌药物治疗经过和护理管理方面,以及胎儿的结局转归。结果 2例孕妇感染LM发生在妊娠晚期,孕周为33~37周,住院时均发热,其中一例已产生宫缩;1例
作品的内容蕴含着鲜明的个性意识,是作家个性化的情感流露,同时又折射出了时代精神,引发人们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个体阅读时间和团体合作探究环节,并进行合理的指导,切实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
目的:分析妊娠患者李斯特菌感染宫内超声异常表现及临床特征,在临床上早期干预及治疗,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对航空总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的6例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母婴的一般临床资料、胎儿结局随访以及超声声像图表现,评估超声检查对妊娠患者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6例李斯特菌感染的妊娠患者中,5例早产,1例足月产,后有1例早产儿死亡,多在出生后存在发热